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積極推動綠色制造標準迭代升級”。通信運營商作為數字經濟的中流砥柱,在推動工業數字化與綠色化深度融合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打造綠色云網,筑牢工業轉型根基
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工業發展的生態底色越來越鮮亮。工信部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家級綠色工廠達到6430家,實現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的比重約20%,比上年增加2個百分點。
工業綠色發展的背后,是整個生產鏈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成果。作為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先鋒,通信運營商為工業數字化轉型筑牢綠色底座。
在5G網絡建設方面,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首創了 5G 網絡共建共享新模式,實現 5G 基站數量快速增長。通過共建共享,中國電信有效提升了網絡建設效率,降低了建設成本,實現了5G 網絡的快速覆蓋。
在數據中心建設中,運營商也積極探索。例如,太原算力中心引入AIoT數據中心垂直制冷能效控制系統,通過“集中監控、精確定位、高效管理”模式,實現機房動力與環境的全方位精細化監控。依托AI技術精準檢測設備熱負荷并匹配冷量,摒棄傳統粗放制冷模式。
創新實踐,樹立綠色發展典范
在賦能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征程中,運營商積極開展創新實踐,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發展模式。
在江蘇,中國電信鎮江分公司聯合國家級綠色工廠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打造“5G+光伏”項目。園區依托“5G+光伏智造智維協同創新云平臺”,項目運行以來,已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億噸,等效植樹48億棵。
“空壓機是我們最大的耗電設備,中國電信安慶分公司通過搭建智能控制系統,利用光網的高效連接,實現空壓機的單耗評估、遠程開關機、遠程調參數、智能反向控制,達到空壓機故障切換、運行均衡等效果。”安徽環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一生產流程數字化升級,為企業每年節約電費780余萬元。
推進綠色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綠色轉型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征程中,標準化不僅是技術落地的“橋梁”,更是綠色轉型的“導航儀”。電信運營商深度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推動綠色低碳技術規范化發展。
三大運營商積極響應工信部《通信行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 版)》,在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制造、ICT 技術賦能等七大領域推進標準落地。
例如中國電信武漢分公司深度參與《綠色低碳技術服務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與發布,協助構建了涵蓋技術創新、環境效益和客戶滿意度等維度的12項核心評價指標,填補了該領域標準空白。
與此同時,運營商還參與國際電信聯盟(ITU)、3GPP 等組織的綠色標準制定,推動全球數字基礎設施低碳轉型。
以中國電信為例,其深度參與ITU-T第2、第11、第13、第15、第16/21、第17等研究組的標準化工作,涵蓋未來網絡演進、綠色低碳節能等方向。
綠色低碳的工業發展之路,既是技術革新的突破,更是全產業鏈協同的使命。隨著《方案》的深入落地,綠色標準將進一步推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