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4月30日消息(蘭茜)近日,工信部旗下賽迪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發布《中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研究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
圍繞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發展現狀和特點、商業化路線、面臨的挑戰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議等方面,描繪低空經濟未來發展藍圖。
報告指出,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分為生產作業、交通運輸、文旅體驗、安防安保等四大領域,生產作業大規模應用可反哺低空核心技術發展;交通運輸應用能拓展經濟空間和地理空間,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偏遠地區運輸等傳統交通盲區問題;文旅體驗應用能培育新型市場消費模式;低空安防應用能夠重構對抗防御體系,最終實現無人化智能巡防。
報告表示,低空經濟的商業化路徑呈現“非城市場景以剛需優先,城市場景先行試點,后期全域融合”特點。報告預測,從2025年到2035年,低空經濟將進入戰略準備期、市場拓展期和生態成熟期三個階段。
目前,我國低空經濟的商業化路徑處于戰略準備階段,正在通過小規模、區域性試點,持續積累數據和經驗。要想真正實現應用場景商業化需通過飛行活動、飛行區域與低空裝備的精準匹配。需從政策先行、技術驗證、市場需求激活、成本優化等四方面協同發力。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應用仍面臨政策法規滯后、技術瓶頸突出、基礎設施短缺、商業模式模糊、消費認知不足等五大挑戰,為此,報告提出五項工作建議:
強化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標準體系;統籌資源攻關,突破核心技術瓶頸;構建統一空管,加速基建全域布局;培育市場生態,拓展成熟應用場景;深化宣傳推廣,提升社會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