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GC技術爆發式演進和"東數西算"工程全面落地的雙重驅動下,我國數據中心產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據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數已突破800萬,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但隨之而來的能耗壓力與空間瓶頸也日益凸顯。在"雙碳"戰略指引下,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這為行業技術革新指明了方向。
面對超大規模集群部署與邊緣計算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烽火通信創新研發的全鏈條液冷解決方案,正為破解算力密度與能源效率的平衡難題提供破局之鑰。該方案突破傳統黑盒控制的局限,實現對設備功耗波動的實時監測與智能響應,動態協調水泵、冷水機組等關鍵設備的運行參數,推動能效水平持續提升。在應對極端工況時,其創新的二次側水溫控制技術將波動幅度壓縮近50%,為高密度算力設備提供精準可控的散熱保障。在2025中國移動云智算大會上,烽火通信展出的總線盲插液冷機柜,進一步驗證了其高密度算力散熱方案的技術成熟度。
作為液冷系統的核心載體,烽火通信總線盲插解耦機柜開創了新一代基礎設施的革新范式。通過冷電雙總線集成設計,徹底摒棄傳統線纜與軟管束縛,使單柜空間利用率提升200%,設備部署密度突破傳統極限。其革命性的全盲插架構,不僅將現場裝維效率提升50%,更通過標準接口打破設備廠商的技術壁壘,構建起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目前烽火通信正深度參與運營商液冷技術標準制定,在集采進程中推動相關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加速綠色算力設施的規模化落地。
在系統可靠性方面,烽火通信液冷方案通過多重安全設計構建全方位保障體系。獨特的雙備份架構可在數秒內自動切換故障設備,確保冷卻系統不間斷運行;自主研發的防漏密封技術,有效解決液冷設備插拔過程中的泄漏隱患,大幅降低運維風險。其智能監控平臺可實時追蹤設備運行狀態,即便在超算等高負荷場景下,也能實現異常情況的快速預警與處置。
當前,液冷技術體系已進入工程化落地階段,其"全域感知-動態調優-極限壓縮"的三階能效優化模型,為高密度算力集群構建了散熱效率與經濟效益雙優的技術范式。在應對突發性算力洪流時,系統通過精準調控可將熱交換波動幅度壓縮近50%,顯著提升設備運行穩定性。隨著三大運營商加速液冷技術標準制定,該方案的技術架構與工程實踐經驗,正在為全球數據中心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站在智能計算與綠色能源的交叉路口,烽火通信將持續深化液冷核心技術體系創新,通過全鏈條液冷解決方案的持續迭代,推動數據中心從"能耗大戶"向"能效標兵"的轉型升級,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