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7月21日消息(九九)日前,國際互聯網標準組織IETF發布新一代互聯網基礎協議(SRv6)的核心標準RFC9800。該標準由中國移動專家牽頭制定,定義了SRv6的核心機制——壓縮幀頭結構和基礎轉發機制,成為全球SRv6規模部署的綱領性標準,是我國互聯網基礎協議領域的重大突破。
在此背景下,C114邀請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副所長、IETF SRv6 OPS工作組主席程偉強詳細解讀SRv6和RFC9800,回顧RFC9800標準制定歷程,聚焦SRv6部署與應用進展,見證“中國智慧”歷經風雨終將閃耀的熠熠光彩。
SRv6為全球互聯網技術演進提供“中國方案”
程偉強介紹,SRv6(Segment Routing IPv6)是一種基于IPv6數據平面的分段路由網絡架構,結合源路由的理念,允許在頭節點插入轉發指令,從而導引指導數據報文按照確定路徑的轉發,能夠簡化網絡同時提升業務質量。
SRv6是繼IPv4、MPLS、IPv6發布20多年后,IETF制定的新一代互聯網基礎協議。然而,該技術面臨著承載效率低、芯片實現難、設備成本高的難題。這些問題涉及互聯網最核心的技術——基礎轉發機制與幀頭結構設計,引發全球廣泛關注。
為此,中國移動原創G-SRv6壓縮幀頭技術,采用壓縮冗余前綴、二維指針索引等技術,有效解決原生SRv6轉發效率低、硬件要求高的難題,將報文承載效率提升25%以上,為網絡基礎設施向智能化演進注入新動能。
程偉強進一步介紹,在IETF標準制定中,G-SRv6方案歷經3大技術流派6種不同方案的激烈競爭,最終其壓縮幀頭結構和轉發機制被RFC9800采納,為全球互聯網技術演進提供了“中國方案”。
歷時5年多,RFC9800推進過程漫長而艱辛
“標準制定,特別是IETF標準制定有兩個原則:rough consensus(大致認同)和running code。后者強調協議的實現,首先進行部署實證,然后才能真正說服IETF發布標準。”程偉強說:“所以一個IETF標準從提出到被接受,往往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RFC9800從提出到被接受歷時5年多,中國移動專家發揮了核心作用:2020年在IETF發起成立SRv6幀頭壓縮設計組并擔任主席,推動產業界在技術路線分歧中達成共識;后續擔任RFC9800編輯人,積極協同解決大量技術細節,最終完成標準發布。該成果帶動中國移動在IETF的標準貢獻度躍居全球運營商首位。
程偉強回憶,RFC9800標準化最關鍵的階段(2020-2022年),正是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來自北美、歐洲,甚至非洲等全球各個地方的、參與標準制定的專家,通過線上會議進行交流。為了符合大部分人的作息規律,開會時間通常選在北京時間凌晨,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他有時經常在車里開會。
有大概兩年的時間,程偉強主持的IETF SRv6壓縮頭設計組每周都會固定開一次討論會,時間是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有一次開會很不巧正在下大雨,我講的時候雨特別大,全球與會者都聽見了當時的雨聲。后來終于能夠在線下面對面交流,就有合作者感慨地對我說‘It's rainying’,大家會心一笑。因為‘It's rainying’不只是說正在下雨的那個夜晚,更是在說標準推進過程中的漫長而艱辛。”
廣泛部署,中國移動建成全球最大規模SRv6骨干網
RFC9800的最終發布,標志著SRv6已基本完成標準化,在達成產業共識的基礎上,也為加速商業部署鋪平了道路。
程偉強強調,RFC9800得到了全球互聯網產業廣泛支持:思科、華為、Juniper、中興、諾基亞、新華三、Broadcom、Marvell、盛科、銳捷等12家全球主流芯片和設備提供商,以及Linux kernel、SONiC、ONOS等主流開源項目,均已在其產品中支持該標準。
據了解,中國移動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SRv6骨干網,承載客戶超13億,關鍵業務時延降低27%,孵化了算聯網、視聯網、SRv6 VPN智能專線等系列新型產品。同時,全球運營商網絡中也已部署了超過上萬臺遵循該標準的路由器,標志著RFC 9800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落地應用。
IETF是制定和維護互聯網核心技術標準的國際組織,國內一代又一代的IETF專家一直在努力貢獻,提供了非常多的IPv6過渡方案,“我非常榮幸能夠在SRv6標準中有所貢獻。”程偉強說。
當前,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衛星通信、元宇宙等新型業務標準都在快速發展和完善過程中,作為IETF標準參與者,程偉強表示希望能夠持續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希望全球各國各大運營商、各個互聯網提供商,通過IETF達成更有成效的合作,推動全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中國移動則將以RFC 9800發布為契機,與全球業界伙伴攜手合作,共同加速SRv6技術在全球網絡中的規模應用與創新實踐,推動新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