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蓬勃發展的今天,通信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為城市發展和社會進步注入強大動力。5月17日世界電信日,“萬兆申速 AI領跑”中國移動上海公司(簡稱:上海移動)在滬舉辦,上海移動副總經理梁志強發表“萬兆強基 AI賦能”主題演講,從“強網、強算、融智”三個篇章,專題介紹上海移動在構筑雙萬兆網絡與AI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底座中所做的努力與取得的成果。
雙萬兆強網:構筑數字時代的強勁引擎
雙萬兆是以5G-A與F5G-A協同演進的下一代網絡范式,通過新技術深度融合,實現端到端萬兆能力。上海移動已建成“規模最大、體驗最優、場景最全”5G-A網絡和“超大帶寬、超低時延、超高可靠”F5G-A萬兆光網,以精品雙萬兆網絡筑牢城市數字底座。
5G-A方面,上海移動已建的5G基站密度全國第一,5G萬人基站數全國第二;5G-A實現核心城區及重點場景連續覆蓋,下行峰值速率5Gbps,進博會及F1賽車場毫米波試點區域突破10Gbps。在地下空間中,上海移動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A城市軌道公專網,實現地鐵全線信號升格,為乘客提供優質網絡體驗,為地鐵運營調度、運維巡檢提供強大網絡支撐。在低空領域,上海移動全力夯實“通、感、導”一體融合的低空智聯網,已在楊浦建成業內首個行政區級別的低空通信試驗場、在上海-舟山構建了全球首條百公里級跨海低空航線、在浦東金橋部署了全國首個5G-A+北斗高精導航應用樣板,預計2025年底全面實現200米以下全市泛在、300米以下標桿區域精品覆蓋,300米以上空域重點航線連續覆蓋,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天空之城”。在海疆覆蓋中,上海移動創新部署雙拼AAU、超級上行等新技術,結合海上升壓平臺、衛星+5G融合組網等解決方案,全面實現長江、南槽及北槽航道全覆蓋,內海及領海有效覆蓋,確保近海體驗優、領海信號穩、遠海呼得著,助力上海打造國際領先的現代海洋城市。
F5G-A方面,上海移動率先建設萬兆小區、萬兆園區及工廠,成為全國最大的萬兆光網連片逐級覆蓋城市。在全球首個萬兆大模型全產業創新生態園區“模速空間”中,基于高品質的萬兆光網,助力近400家大模型企業落地,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躍升發展。
雙萬兆強算:鍛造極速互聯的算力樞紐
上海移動大力推進“算網一體化融合”,打造1ms浦江算力光網,實現全光互聯、1ms算間高效直達,以臨港青浦雙翼為核心,構建“2+N+X”三級算力服務體系,提供技術領先、性能出眾,生態兼容度高的主流先進智算算力,通過云邊協同、訓推一體、通智融合等豐富的產品形態滿足差異化資源場景,全面夯實數智轉型服務基礎。
作為中國移動算網體系中重要節點,上海移動一點接入全國首個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400G骨干網,可毫秒級訪問中國移動“N+X”資源布局體系下的全國最大枧模、最廣覆蓋的智算中心,可調度總算力超43 EFLOPS。依托“九天”算網大模型的“算網智腦”, 全面納管網云數智安邊端鏈等要素,實現全國算力的高效調度,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智慧內生和靈活普惠的全場景、智能化算力互聯。
雙萬兆融智:鑄就和合共生的智能生態
上海移動依托中國移動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多年深耕積累,以“成為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供給者、匯聚者和運營者”為愿景,積極融入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從多個維度發力,推動AI與產業深度融合。
中國移動九天大模型基座和九天人工智能平臺,已提煉40多個行業大模型,打造420余項核心能力,構建900余個行業應用,服務10億客戶。梧桐大數據匯聚超2000PB核心數據資產與10萬億tokens高質量數據集,數聯網實現毫秒級通達全國超300個地市,不斷激發“數據要素乘AI”的新應用,推動全產業場景創新,數據與AI雙向賦能的“飛輪效應”也越來越顯著。
另一方面,上海移動持續深化內部數智轉型,通過打造“AI+網絡”創新引擎,推動公司網絡向高階自智網絡升級演進。移網基站智能開通比例和家寬裝維AI質檢智能化率,均達到99%以上;5G專網業務開通平均時長縮短至3.2小時;全年AI多種方式節電1.3億度。
面向未來,上海移動將繼續踐行建設“上海5G A²示范之城”戰略使命,持續升級雙萬兆網絡能力底座,并加速AI技術的融合創新,讓雙萬兆網絡成為數智社會的“推動器”和產業升級的“加速器”,讓AI成為科技生活的“賦能者”,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