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寬帶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已有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寬帶能帶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世界銀行2009年對OECD國家進行采樣研究得出結論:寬帶滲透率每提升10%,帶來的GDP增長率達到1.21-1.38%;
日本總務省2011年電信規劃,在2020年的GDP中由ICT產業帶動的制造、建設、運輸、教育、醫療等行業將多貢獻30萬億日元,創造新興產業GDP將達70萬億日元,并創造380萬個工作崗位;寬帶在社會創新效率上也發揮著巨大作用,世界銀行2011年評估,全球寬帶滲透率最高的國家的創新效率平均值是2.55,而寬帶滲透率排在最后的國家的創新效率平均值只有0.15,兩者相差達15倍;ITU-T2012研究了OECD15國(美國和14個歐洲國家)報告指出,寬帶滲透率每提升1%,社會的生產效率提升0.13%,中國淘寶網2012年已經創造了1800萬個直接和間接崗位,2012中國的電子商務整體達到7.85萬億,同比增長30.8%,網上零售占比間接近6%,已超過美國的5%占比;信息、寬帶也體現出較多的無形價值,在國民的教育、醫療、消除數字鴻溝、消除貧富差距等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成為發展中國家體現后發優勢的機會。
二、國家信息化、寬帶化中政府的主要措施
正是因為寬帶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各國政府都把寬帶作為國家重要產業來發展,截止2012年全球有134個國家完成了國家寬帶規劃,12個國家開始制定國家寬帶;下文以各國政府成功實踐來說明政府的主要舉措;
1:政府進行信息化和寬帶化規劃
韓國政府是制定國家寬帶規劃和成功執行規劃的表率。韓國的寬帶規劃隸屬于國家信息化規,國家信息化規劃重要的階段包括Cyber Korea 21,e-Korea,U-Korea等,如下圖所示。國家寬帶主要規劃內容如下,在不同階段規劃了詳細的接入技術、接入速度,對后期執行起到了比較好的指導作用,韓國國家規劃時間周期比較長,分階段規劃,總周期達到20年,更難得的是堅持落實,完成了規劃目標。
2013年8月,中國政府頒發了寬帶中國的戰略和規劃,明確定義了寬帶發展目標、重要執行措施。其中寬帶在2020年速率達到100Mbps,寬帶用戶達到4.1億。在執行措施中對農村發展寬帶用戶、城市寬帶提速、產業鏈重點發展技術、內容應用、國家寬帶管理等做了詳細定義;也定義國家配套政策,包括資金支持、接入開放、基礎設施協同和便利等,政策 中明確要求機場、車站、學校、企業等給寬帶施工以必要的配合,也將對中國寬帶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資金扶持
韓國政府的資金扶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信息化基金,信息化基金構成主要是政府(39%)、私人(46%)、其他15%,從1993-2002年,基金總規模是78億美元,其中的15%用來寬帶建設,其他資金用來培訓、科研、制定標準等;另一個方面是政府的IT預算,從1998-2002年,IT預算共115億美元,其中8%,大約是10億美元用來寬帶建設;
日韓超寬帶(20Mpbs以上)發展實踐說明,政府的資金支持對超寬帶發展有撬動作用。馬來西亞政府2010年規劃了NBI項目,由馬來西亞電信成立HSBB項目承建,HSBB項目總投資130億馬幣,而馬來西亞政府分3年共計投資24億馬幣,馬來西亞電信HSBB大獲成功,用戶規模一年多就達到68萬用戶,馬來西亞電信整體利潤率保持10%以上,馬來西亞電信的HSBB項目成功,政府功不可沒,這種政府資金補貼,運營商承擔建設的PPP建設模式是最成功的模式。
3:支持基礎設施協同和便利
在尼日利亞,電力公司在高壓電輸送電纜上鋪設光纖,Phase3公司也可以在高壓電纜上鋪設自己的光纖,同時租用尼日利亞電力公司的光纖,Phase3成為最大的光纖運營商,各電信運營商、企業、政府從Phase3公司租用光纖進行通信,大大降低光纖使用者成本,也降低了運營商建設成本,根據美國FCC測算,光纖在美國每英里單獨鋪設需要14.4萬美元,而和公路等其他基礎設施聯合鋪設,成本會降到10.1萬美元,其中材料費用和工程費用都有降低,工程費用降幅最大,整體降成本效應非常明顯;
英國政府為加快下一代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傳媒與體育部(DCMS)聯合制定政策,使寬帶設備安裝不必再通過地方規劃部門的批準。DCMS政策主要優惠規則有:戶外光纜交接箱的安裝不必經過提前審批;任何地區的架空線纜亦不用經過事先規劃;寬帶設備若需埋設在私人土地下,或者從私人土地上空通過時,無須經過長期談判,此外,DCMS還將簡化移動基礎設施部署的規劃流程。
中國城建部、質量局2013年聯合發布了《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規范對新建住宅和小區內的光纖管道、豎井、人孔、光纖連接、設備安裝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對驗收指標作出了詳細規定,大大簡化了后期FTTH建設的工程難度;
4:承擔和支持普遍服務
英國政府2010年啟動偏遠地區(占英國總人口30%)寬帶覆蓋計劃—BDUK (Broadband Delivery UK ),規劃投資10億英鎊用于邊遠地區的寬帶接入網絡建設,目標使英國的超級寬帶普及率達到90%以上。2011年3月,啟動資金發放,第一批投入5000萬英鎊資金分配到各地區,每個地區獲得了500萬~1000萬英鎊的資金;2012招標建設,招標結果主要由英國電信公司 (British Telecom)承建,項目總投資追加到20億英鎊,其中10億英鎊由運營商承擔,5億英鎊由中央政府承擔,5億英鎊地方政府承擔。
而馬來西亞政府承擔了部分的信息化和寬帶化責任,政府出資6000萬馬幣,在全國設立246處社區寬帶服務中心,出資4000萬馬幣,在105處原著居民區設立電子柜臺,幫助偏遠地區實施電子政務。
5:低息、無息貸款、稅務優惠
韓國政府規定對高科技企業,保持10年國稅優惠(部分減免),15年內地稅優惠;在寬帶建設KII-P階段,為了鼓勵私有投資,政府大幅度降低了貸款利率,為偏遠地區網絡建設提供免息貸款;并在2003年,政府建立了自由電子區,區內公司減房租、低息貸款、財務支持等措施 。喀麥隆政府擔保喀麥隆電信運營商從中國銀行貸款1.98億美元,獲得了重要的資金支持。
6:政府牽引應用和信息消費
主要措施包括,IT技能培訓:
寬帶發展初期,國民的IT技能對寬帶發展有重大影響,從2000-2002年,韓國實施了千萬培訓計劃,實際培訓比計劃數量(圖)多,達到了1400萬人,覆蓋了社會各個階層,甚至對犯人也做了相應的培訓,對后期寬帶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政府支持發展用戶:
韓國政府規定,教育/學校/政府/醫療機構必須接入寬帶網絡。在韓國寬帶KII發展階段,政府首先投資,先建設骨干網絡,政府機構是寬帶網絡的主要用戶,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KII-P階段,主要是私有投資,接入家庭和企業用戶;在KII-T階段,屬于公私聯合投資階段,主要為各種科研、教育機構服務,韓國政府為寬帶發展推廣和專業應用扶持了大量用戶。
馬來西亞政府在用戶培育也有獨到之處,政府規定120萬公務員每三年可以申請5000馬幣貸款,用來購買電腦,提供10億馬幣財政支持,用來購買120萬臺筆記本電腦給特定人群(低收入和學生),該人群需要與馬來西亞電信簽署兩年在網合同,月租在38馬幣以上,這樣措施整體提高了5%的寬帶滲透率。對普通民眾,購買電腦可免征3000馬幣銷售額的稅務,該福利每三年可以享用一次。2010-2012三年內,用戶申請68馬幣的寬帶服務,每年可免500馬幣稅務,申請38馬幣的寬帶服務,減免456馬幣稅務,這些措施對國家信息化、寬帶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韓國政府首先進行了信息化規劃,這些規劃在早期對寬帶發展起到了極好的支撐作用,如電子政務、電子醫療、電子教育等,左圖兩個數據很好說明信息化對寬帶的支持。在韓國政府扎實努力的推動下,韓國寬帶蓬勃發展,無論在接入速率還是滲透率,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內容應用方面,韓國都取得了局部領先,韓國政府的做法值得其他國家借鑒參考。
三、寬帶產業政策建議
1:從制定、優化國家信息化和寬帶化戰略規劃到扎實落實相應戰略規劃
全球各個國家在經濟、政治、地理、國民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千差萬別,因此各國規劃和執行也會有巨大的差異。
在規劃階段,建議各國政府科學評估信息化、寬帶化帶來的價值,確定政府需要執行的最重要措施,從日本、美國、韓國、馬來等國家成功實踐經驗來看,政府最重要的措施是:
做好國家信息化、寬帶化規劃;
確定政府投資額度、計劃、投資方向;
對市政管道、路權、住宅管道、豎井給以寬帶建設方最大的便利條件;
做好IT培訓、信息化牽引、部分用戶財政補貼等;
在執行階段,政府要把建設、運維、經營等工作讓給最專業、最有經驗的運營商來做,包括有線電視運營商,政府只做監管,監管運營商按規劃和計劃執行,而不是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韓國、馬來都是成功的案例;
2:鼓勵投資政策
對新建光纖實施Regulation Holiday管制政策,對已經運營多年的基礎網絡實施開放管制政策
實踐表明明確光纖管制政策的國家在超寬帶滲透率、網絡速度等指標明顯好于光纖管制政策不明確的國家。因此,建議各國政府盡快明確光纖管制政策,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巨大,建議實施Regulation Holiday管制方式,即確定光纖投資的保護期,過了保護期再實施開放管制;或者采用英國的bitstream開放政策 ,英國實行二層開放政策后,超寬帶用戶覆蓋兩年就增加了1000萬用戶,效果顯著;
政府也應鼓勵基于商業利益協作的運營商之間對等共享接入層管線,以提高投資效率,在西班牙,2012年10月Jazztel與Telefonica簽署合作計劃,將共建3百萬FTTH用戶,2013年3月 Vodafone西班牙子網與FT西班牙子網宣布聯合投資10億歐元,在西班牙50個城市共建共享FTTH網絡,這些都對避免重復投資、快速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對已經存在基礎網絡,如HFC/電力網,已經運營了數年甚至數十年,并且在網絡建設初期,政府給予投資甚至是主要投資方,建議政府管制政策給以開放,這對政府減少重復建設,節約社會總成本大有幫助;
3:基礎設施協同和便利政策
給大基礎設施投資方通信線纜運營牌照
通信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規模相對于鐵路、公路、電力、輸油/汽管道、市政管道建設要小很多,在建設的順序上,也是先有公路、市政管道建設,然后才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如果能給這些大基礎設施建設者發放通信線纜運營牌照,在公路、市政管道這些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很少增加投資的條件下,同時布放通信管線,然后出租給通信運營商,將會大大鼓勵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會降低后期通信網絡建設成本,當然相應的也應該對價格進行管制;
刺激基礎設施協同政策
在肯尼亞,運營商之間共享管道、光纖等基礎設施,可獲得政府退稅補貼;政府如果能利用稅收、融資等財政手段刺激基礎設施協同,也會取得減少重復建設效應;除了財政胡蘿卜刺激,政府也有法制大棒強制協同,美國“dig once”法案規定,基礎設施的挖溝在一定時間內只能挖一次,也強迫各公司進行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