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運營商遭遇OTT業務沖擊的大環境中,沖突演化在電視領域,便是曾經以提供回放、點播等功能著稱的IPTV,正一點一點地被能提供相同功能并擁有海量視頻內容與互聯網接入能力的OTT TV退散原有的光芒。
運營商IPTV發展前景廣闊
然而,盡管OTT TV與IPTV在產品方面越來越相似,并且OTT TV具有面向任何在線終端設備(電視、PC、Pad、智能電話)的“多屏”與“用戶廣覆蓋”的優勢,但用戶對電視屏的期待與移動設備并不一樣,而以占領客廳屏幕為目標的IPTV,更顯“專一”的發展路徑使其能提供媲美甚至優于有線電視節目的視頻內容體驗,這更符合用戶對電視的需求。對于電信運營商,擁有千萬用戶且價值體系更加完善的IPTV行業前景將十分誘人。
在產業廣闊前景與現有競爭環境中,運營商如何平衡資源是其發展的關鍵。對于電信運營商,其擁有從核心網到最終用戶的網絡建設保障,豐富的IDC機房等資源為CDN分發及媒體資源中心建設打下基礎,并且還擁有一支龐大的管理和維護隊伍,這些優勢都是OTT運營商所不能企及的。但正如上海電信研究院沈昕公開表示的那樣,OTT TV帶給IPTV的思考是開放技術、優良體驗、海量內容、多樣化銷售模式等方面,這需要運營商在網絡建設、平臺建設、用戶體驗及銷售模式等方面不斷提升。
推動網絡升級
實際上,具有質量可控的IPTV相較于OTT TV對網絡依賴更大。目前國內IPTV用戶數已發展到超3000萬用戶,并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長。作為運營商重要的寬帶業務,IPTV能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并提供個性化服務,與寬帶、電話捆綁的套餐包模式也受到用戶歡迎。同時隨著IPTV更廣泛的普及,包括直播、高清節目在內的業務對帶寬的高需求不斷推動著運營商網絡帶寬的升級,特別是隨著“寬帶中國”等戰略的實施,從2M帶寬逐漸發展到4M、8M、10M甚至部分領先城市已達到20M寬帶入戶。
在網絡架構側,為提供高帶寬接入能力,運營商最后一公里接入資源日益豐富,接入網越來越寬,OLT越來越接近用戶;從IPTV分發網即CDN節點部署來看,已由IPTV 2.0時代用戶點播數據、直播流集中部署,內容由區域中心或省中心直接分發的模式,轉變至3.0時代內容更多由邊緣節點分發,且邊緣節點在邏輯上日益靠下,并帶動城域網、接入網、流媒體服務器等整體下沉趨勢。
向綜合媒體服務邁進
在IPTV平臺、網絡建設向前演進的過程中,運營商也逐漸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如在IPTV現有技術方案中,尤其針對直播類節目,組播網絡究竟是綜合承載還是單獨建設?CDN部署節點究竟是為方便維護管理部署在城域骨干匯聚中心,還是選擇分布部署在邊緣節點?各省根據業務發展實際情況有著不同的技術選擇,但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所建平臺內容是否足夠豐富、具有足夠吸引力。
在沈昕看來,OTT TV其實可以是IPTV業務的有力補充,而IPTV的演進應該是面向TV屏的綜合媒體服務。這其中的關鍵便是現有的CDN網絡節點應該是開放、公共并能接受全業務的CDN分發平臺,即以一種網絡適配所有業務。
目前,以中國電信IPTV 3.0標準為例,已可以發現其正走向綜合媒體服務發展方向,但在建設實際中,還是以IPTV部署為主,省中心節點、區域中心節點、邊緣節點之間存在非標準系統,盡管很多功能模塊已經實現分離,使其他業務能夠復用,但仍不夠徹底。與此同時,在開發技術選擇方面,一些云計算新技術的引入也將對未來CDN網絡建設產生重要影響,如云存儲、云就緒等。
要實現IPTV向綜合媒體服務演進,還需要向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包括如OTT TV般的多屏拓展,可以通過“盒子”的引入來適應更多終端。同時,在傳遞給用戶一個更易用的用戶界面,并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例如基于用戶的內容搜索、聯想與推薦,從而提升用戶的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