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低空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正加速在物流配送、文旅融合、農業植保、應急救援等領域落地生根,成為推動城市治理升級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而低空智聯網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基礎設施,肩負著 “通、導、監、氣象、算” 的關鍵使命,是支撐低空交通有序運行、應用場景創新拓展的技術基石。
5月17日,在以 “智聯網筑基 助力低空經濟騰飛”為主題的 “低空智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活動上,中國電信應急產業主研院院長劉勇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國家戰略驅動下,低空經濟全面啟航,發展態勢十分火熱。中國電信提前布局,經過五年深耕,建立了五大核心優勢:
一是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行業領先,突破30多項關鍵技術;二是生態建設較為完整,打造了空天地一體全鏈條產品矩陣,覆蓋應用全場景;三是成立了低空產業聯盟,聯合20余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打通研發運營服務全產業鏈;四是首個具備衛星定位資格的運營商;五是市場占有率較高,服務于22個省份、180個地市,已完成十萬架次安全飛行。
中國電信在低空產業中立足于產業鏈中游戰略樞紐,構建低空智聯核心賦能體系,通過中游強鏈為起點發揮戰略支撐作用,圍繞低空智聯網,通過電信網絡云、存、算力優勢,參與機場、通信、導航、監管、算力、安全、飛控等一系列服務。
在前期探索中,中國電信在平臺層面打造了1+1+3+N體系,為低空經濟領域提供全方位能力支撐。第一個“1”是指低空解決方案底座,涵蓋空間交通安全服務、低空咨詢規劃、城市低空運營服務;第二個“1”是打造一張優質的低空智聯網;“3”代表構建“星云”等低空飛行平臺 ,對應普通的商業作業飛行、監管、鏈路各類低空的基礎設施;并在此基礎上有N個場景。
在底座建設方面,中國電信積極參與低空發展頂層設計、低空經濟體系整體規劃、低空服務監管體系建設、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低空安全建設規劃、低空實驗飛行基地,以及飛行服務網站規劃,全面涉足低空中游全領域以及下游眾多應用場景。
在“一張網”建設上,實現空地一體通信、低空感知、低空智算網絡。同時,三個平臺各有側重。低空飛行作業平臺“星云平臺”,目前為政府、低空企業作業場景、具備無人機飛控功能;低空服務監管平臺,提供城市低空交通大腦、低空空域協同管理、空間交通協同管理指揮;低空基礎設施運營平臺,圍繞著N類低空數據以及四種關鍵算法,構建低空基礎設施運管平臺,提供數據、業務全流程運營管理服務。
在應用場景方面,中國電信多年來結合客戶需求,圍繞公安、消防、水利、環保等領域制定AI算法。除軟件平臺外,還開展關鍵基礎設施研究,如國內無人機自動方艙、天樞終端,實現5G通算、低時空時延,保障5G通信以及各種算法的加載。
此外,劉勇還介紹了中國電信近期的實踐成果。在江西,打造首個數字政府試點項目,將無人機平臺整合進入“數字政府”板塊,實現“只飛一次全享共享”,提升政府巡查效率,節省成本;在蘇州,中國電信與當地政府成立蘇州低空科技公司,實現蘇州全域低空協同及低空數據運營,提供 15 項低空專業服務,面向社會開展協同、情報支持、運行保障等服務;在福建利用智能指揮系統開展森林防火,實現全域監測、一鍵管控;在南京落地公安無人查防場景;在無錫推動低空城市治理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