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13日,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出席“智煥新生,共創低空新時代”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并發表題為“打造數智新能力,共繪低空新藍圖”的主題演講,深入解讀中國移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體系。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正在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隨著頂層設計逐步構建、政策支持持續加力、市場規模不斷拓展,我國低空經濟進入起步發展期。黃宇紅指出,安全是空域開放的基本前提、有效監管是激活低空經濟的基本保障,低空飛行活動需要網聯化、智能化、感知化的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提供通信、導航、感知、監管等必要信息服務保障。中國移動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勇擔央企責任使命,充分發揮中國移動自身資源與科創稟賦,基于全球最大規模4G/5G通信網、全球最大規模5G+北斗高精定位網、全球首個5G-A通感一體網的“大網絡”優勢,“九天”千億多模態大模型等行業領先智算能力、“梧桐”大數據平臺等超大規模數據服務能力的“大智慧”優勢,以及業界領先“中移凌云”低空綜合服務平臺、規模領先終端產業生態、國際領先產學研用合作平臺的“大平臺”優勢,全力打造“四驅兩翼”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體系,致力成為低空數智新基建的主導者、數智新平臺的提供者、數智新應用的使能者。
面向低空廣域立體連續覆蓋難、空地同頻組網干擾大、飛控可靠保障要求高、復雜環境高精導航偏差大、多目標場景感知性能要求高、實時可控安全監管難等一系列挑戰,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打造的“四驅兩翼”低空經濟能力體系,將通過終端、網絡、平臺、應用四輪驅動,以及AI與安全雙翼護航,積極攻克上述難題,全面賦能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終端建入口。構建全鏈多元產品矩陣,推動無人機支持4G/5G公眾網絡,保障無人機標識唯一,以模組、SIM卡、SDK等核心要素為抓手,打通低空“通”、“導”、“管”、“用”入口,做大網聯規模,做優低空服務。
二是以網絡筑基礎,面向立體覆蓋難、空地干擾大、可靠要求高、目標識別難等技術挑戰,首創魚鱗新型組網、蓮花波束覆蓋、專用飛控保障等關鍵技術,打造全球最大規模低空通信網;構建星地融合高精定位、低空動態三維航圖、穩定時間授時同步等能力,打造最廣覆蓋高精導航網;發揮4.9GHz與毫米波中高頻組合優勢以及通感一張網技術領先和產業先發優勢,攻關通感一體設計、空地資源協同、多維技術融合等關鍵技術,打造最優性能通感一體網。
三是以平臺聚能力,融合5G-A可信接入、通感一體等自身優勢能力,外引優質生態能力,構建面向監管的人機識別與溯源、風險感知與預警、飛行調度與控制等管控能力,以及面向應用的無人機卡管理、網聯遠程操控、自主飛行作業等運營能力,打造服務監管、賦能百業的低空數智平臺載體,助力實現高密度、高頻次無人機融合飛行。
四是以應用創價值,聚焦空域監管、應急救援、低空物流、機場空防、醫療急救、低空出行、低空農技、低空消防、空巡綜治、空中覽景十大典型場景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打造世界級示范標桿,助力低空應用規模拓展。
五是以AI提質效,依托行業領先的數、算、智能力,全面推動“AI+”深度賦能低空經濟發展,加快飛行目標識別、路徑智能規劃等低空智聯能力建設。
六是以安全強保障,端到端構筑全域多維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系統安全,服務監管安全,保障終端可信識別、通信信息安全、平臺訪問安全、應用數據安全,護航低空經濟健康發展。
最后,黃宇紅表示,在政府的領導和政策支持下,中國移動將秉承開放、合作、創新、共贏的理念,積極踐行科技創新“國家隊”的使命擔當,依托鏈長、協同創新基地和國家工程中心等合作平臺,協同產學研用各方,推動低空智聯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產業協同、應用落地和商業模式探索,不斷豐富“低空+”應用場景,持續打造低空示范城市,共筑低空經濟產業鏈共同體,共繪低空經濟發展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