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下午,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北京賽區及科教賽道頒獎儀式在京隆重舉行。本次大賽以“極致創新、萬物智聯”為主題,在工信部、網信辦、教育部指導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聯合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梅杰,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基礎資源處副處長王浩,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任昌山出席頒獎儀式并發表致辭,中國信通院首席專家續合元就本次大賽開展情況作了整體介紹,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發展處二級調研員孫穎,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副院長、CERNET網絡中心辦公室主任劉瑩分別總結回顧了北京賽區和科教賽道的具體賽況。各行業相關領導、業界知名專家、獲獎單位代表和產業鏈各方代表共同見證頒獎盛況。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曹薊光主持了會議。
梅杰在致辭中指出,IPv6創新技術在數字政府、工業制造、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領域,加快實現應用落地、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正處于從“能用”向“好用”轉變的關鍵階段,要夯實網絡基礎,提升供給能力,充分利用好應用創新大賽的平臺作用,打造應用示范,賦能行業發展,加快提升IPv6發展內生動力,共同推動IPv6賦能各行各業向深向實發展。
王浩在致辭中指出,IPv6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支撐。當前我國IPv6發展勢頭良好,通過本次大賽,可以看到IPv6正向各領域加速滲透,行業融合應用的趨勢逐步形成。要把握“十四五”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突出創新驅動、打通關鍵環節、強化示范引領,推動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向縱深發展,以信息化驅動中國式現代化。
任昌山在致辭中指出,IPv6是互聯網升級演進的必然趨勢,網絡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數字中國建設的基礎環境支撐。教育部高度重視IPv6規模部署與應用對我國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意義。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對加速我國IPv6領域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開拓IPv6需求與應用空間,挖掘與培養下一代互聯網創新人才,深入開展IPv6技術、標準、產業等多層面的協同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續合元在大賽總體賽況介紹中表示,大賽自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共征集到近1500個參賽項目,超過400家企業、單位和機構注冊參賽,輻射了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的多個行業。其中北京賽區獲獎項目具有行業企業參與熱情高,行業應用百花齊放,技術亮點頻出,技術創新活躍的特點。在獲得一二等獎的項目中,IPv6+項目占比超過70%,IPv6+與5G、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的融合應用成為亮點�?平藤惖烙楷F出大批具有高實效性的優質項目,參賽項目圍繞IPv6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IPv6智慧教育創新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一大批創新性突出、應用效果好、具有產業引領性的優秀成果。
在隨后的頒獎儀式環節,出席會議的領導分別為北京賽區和科教賽道的獲獎單位和個人頒發了證書。
北京賽區由中國信通院、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主辦,賽區覆蓋北京、上海、廣東等18個省、市、自治區,共征集到596個項目,經過初賽、復賽、決賽專家組的嚴格評審,最終共評選出一等獎10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30項,及優秀獎30項。
科教賽道由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網絡中心主辦,面向全國高校和企事業單位共征集項目283個,經大賽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76個獎項,包括:高校創新組-網絡關鍵技術類,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優秀獎7項;高校創新組-行業應用服務類,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0項、優秀獎9項;產業應用組,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優秀獎10項。
在“IPv6+行業發展分享”環節,基礎電信企業、通信與互聯網行業的專家分享了他們在IPv6+創新發展工作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豐碩成果;在“獲獎項目分享”環節,來自電信、廣電、教育、制造等行業獲獎項目的代表,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工作中的優秀成果。
會上同期舉辦了“2022年云服務IPv6支持能力檢測證書頒發儀式”,阿里云、騰訊云、金山云、京東云4家云廠商通過了2022年云服務IPv6支持能力檢測,榮獲了證書。
首屆IPv6技術應用創新大賽北京賽區及科教賽道的賽事圓滿落幕,北京賽區一、二、三等獎和科教賽道一、二等獎及三等獎中的賽道特別推薦項目將晉級在上海舉辦的全國總決賽。大賽為深入推進我國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成功搭建了成果展示、交流合作平臺,對促進IPv6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激發產業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