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7日中國廣電5G網絡服務啟動儀式的完成,當期共有20個省份作為首批廣電5G“192”開網放號的試商用地區,而后的7月27日再有9省同步完成儀式,因此官方通報中已有29地進入了試商用推廣階段。
至今,中國廣電5G試商用也即將迎來滿3個月的期限,照9月16日起中國廣電在全網啟動的全面覆蓋的營銷主題推廣活動氣勢來看,應該涉及3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廣電5G網絡開網服務局面即將全面形成,特別是廣電5G的選號系統正式開放、6月27日以前的預選號正式預約登記等多項新動向,逐漸預示著中國廣電5G的規模正式商用也即將到來。
近期隨著中國廣電5G的試商用持續推進,有線電視網絡省網公司已經逐步開啟了線上廣電5G的業務預辦理入口,DVBCN也同時注意到,有廣電網絡公司的線上通道赫然預置了名為——“攜號入網”的功能,但目前該功能尚未開放。
幾近與5G商用同步推廣的攜號轉網
先來大體回顧下攜號轉網的相關政策落地情況。
2019年6月6日,是中國廣電同其他三家運營商企業獲得工信部頒發的5G商用牌照的日子,約在該年11月初起三家企業進入5G移動網絡服務正式商用階段。而11月11日,工信部宣告根據“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工作進度安排,各電信企業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全國“攜號轉網”系統建設改造,相關系統已于11月10日起上線試運行。
2019年11月22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攜號轉網”系統試運行分析電視電話會,為月底的全國正式攜轉服務打好基礎條件,但當期會議并未有中國廣電參與。緊跟著的11月27日,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會議正式召開,中國廣電作為四大運營商代表之一出席了會議。
根據工信部制定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攜號轉網”服務是指在同一本地網范圍內,蜂窩移動電話用戶變更簽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而用戶號碼保持不變的一項服務。現階段該服務不包含物聯網用戶號碼、衛星移動用戶號碼和移動通信轉售用戶號碼。
作為國務院曾經專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的重點舉措之一,攜號轉網被認定為是由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提供的一項電信服務,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有妨礙服務、干擾用戶選擇、阻撓攜轉、降低通信服務質量、比較宣傳、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
在實際監督中,工信部也將攜號轉網服務列入了電信服務質量的日常監測及通告工作中,在2020年3月針對“攜號轉網”服務相關問題的通報中就有統計,自2019年11月27日以來(約至2020年2月底),全國電信管理機構共計約談、通報、責令整改和行政處罰“攜號轉網”服務不規范電信企業198次。后續的工信部關于每季度等電信服務有關情況通告中,攜號轉網服務情況也均有統計列入,就不再一一提及。
能否成為廣電5G發展用戶的機遇?
對于中國廣電5G而言,攜號轉網當然也會是日后加蓄移動用戶規模的重要政策依托,特別是作為中國廣電5G的專業運營公司,中廣電移動已經被工信部網站與其他家運營商并列為可投訴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行列。
早在2019年11月27日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儀式期間,作為參與該重要會議的負責人代表、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副總編輯問永剛表示,為保證“攜號轉網”工作順利進行,中國廣電將進一步做好網絡建設工作、做好與其他運營商的互聯互通工作、做好相關技術人員的儲備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等多項具體舉措。
而對于“攜號轉網”的價值與意義,問永剛還曾表示,該舉措的實施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惠民工程,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項服務既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優化行業市場結構,通過市場的管制措施,實現有效競爭,提高消費者福利,是一項能使消費者、國家和電信行業都受益的舉措。
另外在2020年10月,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建杰就談過攜號轉網的相關內容,隨后在2021年初,呂建杰又明確表示,中國廣電將積極推進192號段運營放號,爭取攜號轉網、異網漫游等政策盡快落地。
根據工信部于2022年4月的通報數據,自有序推進攜號轉網服務以來,當時的全國攜號轉網用戶數已經超過5700萬,目前尚不清楚進一步的攜轉用戶情況,也不太明晰各家運營商的具體攜轉用戶流入流出相關信息。但就簡單的這組數據而言,其規模量還是相當大的,而中國廣電作為新晉運營商企業,終于等到了廣電5G網絡服務啟動、“192”新號段投放市場的歷史性時刻,在移動用戶市場逐漸飽和的當下(DVBCN注:8月底三家運營商的5G移動電話用戶達4.92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38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29.4%),借助廣電的自身內容等優勢以及適當的市場營銷策略等,攜號轉網也可為廣電5G引來一定量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