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百度和張江集團承辦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2)“軟硬協同賦能產業未來專題論壇”成功舉行。百度飛槳攜手硬件生態伙伴和行業資深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軟硬融合創新實踐和生態共創共贏的發展路徑,賦能千行百業。
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在致辭中表示,為促進人工智能軟硬件協同發展,百度正在持續提升芯片、框架、大模型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和供給能力,通過硬件設計與軟件算法融合,讓AI應用的效果和性能加倍提升。
論壇邀請了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分享了集成電路行業領先的科研成果,他在專家報告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將在集成電路核心工藝及制造流程的多個方面賦能,大大提高技術演進的效率。
從“共聚”、“共研”到“共創”,飛槳持續推動軟硬一體生態協同發展
作為下接芯片、上承應用的AI工業大生產平臺,飛槳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是實現硬件跨平臺統一、高效發揮性能并支撐各類AI應用開發的共性平臺。
百度AI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艷軍表示,過去幾年,飛槳技術不斷升級迭代,一方面為深度學習技術的開發優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讓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門檻逐漸降低。過去3年,飛槳聯合硬件生態伙伴,通過技術的聯合研發和生態共建,攜手開拓出了更多軟硬件協同的產品和功能,聚生態之力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繁榮發展。截至目前,與飛槳展開合作的國內外硬件廠商數量已超過30家。
百度AI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艷軍發表主題演講
據馬艷軍介紹,飛槳與硬件生態伙伴的合作逐年深入,經歷了“共聚”、“共研”、“共創”三個階段。今年5月,飛槳攜手NVIDIA、Intel、瑞芯微、Arm、Imagination等國內外硬件廠商聯合發布“硬件生態共創計劃”,結合伙伴自有軟硬件基礎開發棧特色,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和產品,共同推出廠商定制版飛槳框架,建設開源開放模型庫,開發課程與培訓內容等,以更好地服務開發者。截至目前,加入飛槳“硬件生態共創計劃”的成員企業已有17家,其中超半數來自上海。
目前,飛槳正與上海市浦東新區密切合作,在企業、教育、開發者等方面實現立體賦能。飛槳與浦東新區聯合推動區域產業智能化發展,共同打造了全國首個飛槳人工智能產業賦能中心,并在浦東新區“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計劃”(簡稱GOI)引領下,在今年2月啟動“百度飛槳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聯合賦能計劃”,攜手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GOI伙伴開展聯合賦能。
從源頭優化AI部署,飛槳聯合硬件生態伙伴探索軟硬協同新模式
本次論壇上,5家飛槳硬件伙伴代表分別介紹了雙方融合創新的最新進展。
自2017年合作至今,百度飛槳與Intel 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以及OneAPI、OpenVINO™工具套件等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成果豐富。Intel中國區超大云計算軟件架構總監魏彬表示,目前,OpenVINO已支持飛槳模型的優化部署,并通過與oneAPI的整合,與飛槳共建了開源組件OpenModelZoo,為開發者提供更大便利。
NVIDIA中國區資深產品負責人鄭彬表示,在過去五年里,NVIDIA與飛槳做了大量適配工作。2022年,飛槳成為NVIDIA全球前三的深度學習框架合作伙伴,并在市場推廣、開發者培養、產業落地等方面繼續深入合作。
芯原股份機器學習軟件副總裁查凱南表示,百度飛槳作為優秀的國產深度學習平臺,是芯原NPU IP的重要生態伙伴。在過去的一年中,百度和芯原的工程團隊共同合作完成了Paddle-Lite和芯原TIM-VX的對接,讓飛槳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基于芯原NPU的芯片快速落地應用。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場營銷官楊宇欣表示,目前黑芝麻智能已攜手飛槳等生態伙伴,以車規級大算力芯片賦能汽車產業發展,打造車端與路端的完整解決方案,加速新技術新產品的落地,構建開放的產業生態,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昆侖芯科技芯片首席架構師顧滄海表示,昆侖芯與百度飛槳等主流框架適配,支持推理和訓練場景,已在豐富的業務場景落地,生態建設正在逐漸完備。
圓桌對話:軟硬一體賦能芯片設計
為讓AI技術應用于產業場景、服務于前沿探索更方便、更靈活,飛槳與硬件伙伴創建繁榮生態的同時,也在共同探索AI軟硬件協同創新的優化方案。對此,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Imagination中國區產品市場副總鄭魁、紫光展銳消費電子BU市場合作部部長朱宇、國電南瑞集團信通科技公司產品研發中心經理馬濤和百度飛槳產品負責人趙喬等展開高端對話,探討Imagination與飛槳提出的“軟硬一體賦能芯片設計”理念,從IP層面進行合作,加強軟硬生態的建設。
現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及快速發展,業界已從各自獨立的硬件算力驅動和算法創新驅動進入到算法和硬件協同創新階段。未來,飛槳將聯合更多硬件伙伴通過技術的聯合研發和生態共建,一起開拓更多軟硬件協同的產品和功能,共創合作共贏的生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