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9月30日專稿(蔣均牧)從2G時代的64Kbps到3G時代的10Mbps、再到4G時代的100Mbps,每一次移動通信技術大的代際演進,都會牽引網絡速率10倍提升,帶動各種新應用的蓬勃興起。
中國5G商用兩年來,千兆(1Gbps)體驗已經成為5G網絡的基本特征,兌現了設計之初的承諾。下一步,面向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更優質的服務體驗,以及為彌合漸露端倪的數字鴻溝,5G網絡還需兼顧覆蓋,從千兆邁向泛在千兆。
9月28日,在2021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的第三屆5G千兆網產業論壇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在他去年首倡的“人人千兆”、“上下行千兆”的基礎上,加入“千兆城市”和“千兆鄉村”,提出了“泛在千兆”這一5G網絡發展方向,并解讀其產業機會和實現路徑。
泛在千兆:5G網絡發展必然方向
5G的商用只是開始,使之真正成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底座,使能人類社會的數智化躍遷的努力,將貫穿整個代際。
在第二屆5G千兆網產業論壇上,甘斌就曾針對高清視頻、AR/VR、XR-Pro,以及直播帶貨、視頻監控、機器視覺等業務發展的趨勢和訴求,前瞻性地提出5G網絡將“從一人千兆到人人千兆”、“從下行千兆到上下行千兆”。時隔一年,面對新的發展形勢與挑戰,其觀點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延展,“5G泛在千兆”應運而生。
目前,國內重點城市基本都已完成了主城區的5G千兆體驗覆蓋,但是隨著個人業務走向移動化、高清化和多樣化,對千兆能力的要求正從局部熱點區域擴展到全場景,包括居民區、交通樞紐、體育場館等;城市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城市競爭力,更需要5G千兆能力打底。此外,數字化的馬太效應日益顯現,而5G千兆能力,將是彌合城市間數字化差距的最佳手段。
因此,泛在千兆5G網絡的構建,需要逐步從重點場景到全場景、從重點城市到所有城市,用5G數字化打造“有溫度、有智慧”的新城市。
就鄉村而言,在移動業務的需求上與城市趨于一致,視頻應用、5G終端滲透率相差仿佛,且存在提升體驗的迫切需求。同時,國家近幾年多次出臺鄉村振興政策,無論是開展智慧農業提振鄉村經濟,還是通過數字化鄉村治理實現資源的均衡分配,都需要5G基礎設施在城市和鄉村進行無差別建設。
“我們要讓5G網絡的千兆能力,像水、電一樣無處不在,連接鄉村的未來。”甘斌在演講中倡言道。
打造“5G泛在千兆”正當其時
不止需求驅動,得益于良好的產業基礎和來自政策層面的推動,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著手打造泛在千兆的5G網絡可謂正當其時。
中國5G發展之快舉世矚目。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建成5G基站突破100萬站,占全球的70%以上,并全面開通獨立組網(SA);5G終端連接數超過4億,占全球的80%左右。5G應用呈現百花齊放局面,不僅在文體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消費領域加快探索,更在制造、礦山、醫院、港口等20多個垂直行業形成了1萬多個創新應用案例。
更重要的是,5G已經在改善大眾生活、促進行業轉型、助力脫貧攻堅、支撐疫情防控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其能力與價值為社會各界所廣泛感知和認同。
今年3月,工信部印發《“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 年)》,提出到2021年底,建成20個以上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建成100個千兆城市,打造100個千兆行業虛擬專網標桿工程。7月份,工信部等10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40%,大型工業企業的5G應用滲透率超過35%,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重點行政村覆蓋。這些政策都對5G后續發展作出了極為詳盡的指引,開啟了新一輪的5G千兆建設浪潮。
甘斌對此談到:“縱觀4G產業發展,從2013年國家提出的‘寬帶中國’政策到2019年的‘雙G雙提’政策,可以注意到其指標從2015年在重點城市達到4G百兆水平到2019年要實現百兆速率占比80%,從2015年實現重點區域覆蓋到2019年實現城市和鄉村98%的覆蓋率,網絡的建設節奏是逐步發生、漸次遞進的,5G同樣如此。”
泛在千兆5G網絡怎么建?
打造泛在千兆的5G網絡,實現無差別覆蓋,需要全產業鏈乃至全社會的共同投入。其中,作為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華為,將堅持創新,從綠色新賽道、FDD走向多天線、T+F多頻融合等多個方面持續提升5G網絡能力。
首先,TDD Massive MIMO是5G千兆實現的基礎。此次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華為發布了Massive MIMO創新產品MetaAAU,引入超大規模天線陣列技術,通過算法、架構的軟硬件融合創新,實現性能和節能雙提升。經實測,在發射功率不增加的情況下,可實現相比傳統方案上下行覆蓋半徑增加30%;在小區邊緣覆蓋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可降低能耗約30%。
其次,多天線走向全頻段、全場景,充分釋放大帶寬的潛能。FDD頻段也要向8T8R和Massive MIMO演進,華為FDD 8T8R方案經實測相比傳統4T4R可實現覆蓋能力提升5dB、容量和用戶體驗提升2倍、比特能效提升2倍。同時,多天線技術可以運用在豐富的場景中,分布式Massive MIMO正從室外走向室內、從室外單點走向協同,實現從熱點區域到全場景的無縫移動性和隨時隨地的極致體驗。
最后,隨著更多頻段走向5G,TDD和FDD的協同將至關重要。FDD與TDD的融合,不僅可以在TDD千兆體驗基礎上增強上行能力,同時TDD和FDD多個頻段在載波、波束、信道等方面的協同,還可以實現能耗的下降和能效的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5G泛在千兆”是一個動態的、無上限的網絡發展方向,其在支持消費者體驗升級、與行業全面融合上仍有著廣闊的探索空間。華為亦將持續和業內合作伙伴,推動5.5G演進,著眼于未來5-10年網絡能力的10倍增強。在發言中,甘斌闡述了向5.5G演進的六大創新方向,包括頻譜重構、上行增強、全場景物聯、通感融合、L4自動駕駛網絡、綠色低碳等。
比如重構Sub100G頻譜使用模式,促進包括6GHz、毫米波等NR新頻譜的定義與發放,打造泛在千兆體驗;構筑以上行為中心的網絡,定義更多的頻譜用于全上行,在終端側引入靈活的頻譜接入機制,同時研究更靈活的上下行配比以效緩解上行資源瓶頸;通過定義不同類型的物聯網終端,發展無源物聯,用一張5G網絡支撐全場景物聯,構筑千億物聯基石。
正如甘斌所言,“5G泛在千兆”擁有多維度的能力,既承擔著惠及每一個人、彌合城鄉差距的使命,也蘊含著從toC到toB/toH、萬億乃至十萬億的產業機會。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伙伴的加入,“5G泛在千兆”所指向的數智未來的繁榮景象,將更快為我們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