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6月18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的高峰論壇上,中國聯通副總經理買彥州發表了題為《構建智能網絡,實現綠色發展》的主題演講時透露,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了全球首個規模最大的5G網絡。截至目前,雙方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40萬個,節省建設資金超過1000億。此外,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方面,年節約基站耗電超過100億度。
通信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基建”等一些列政策出臺給中國聯通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買彥州認為,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方面,通信行業大有可為。
在落實“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過程中信息化依然主力軍,中國聯通把打造高質量網絡作為企業發展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買彥州指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了全球首個規模最大的5G網絡。截至目前,雙方共建5G基站超過40萬個,節省建設資金超過1000億。在做好5G共享共建的同時,雙方4G共建共享也邁出實質步伐。
在綠色環保方面,中國聯通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十四五”行動計劃》,結合企業特點,是要積極提升基站能效,基站的耗電是企業整個耗電的大頭,全面實施各種智能關斷和設備的深度睡眠,用這種方式實施節電和環保,當然讓設備智能化關斷不是讓設備停,當用戶不需要的時候,通過設備檢測讓設備進入睡眠狀態,一旦客戶需要馬上提供服務,客戶感受不到。在建設綠色低碳數據中心方面,采取了蒸發冷卻新風等技術,建設一批綠色的數據中心,同時針對2G/3G/4G/5G網絡比較重疊的情況,開展了網絡的簡化,加快了老舊設備的退網。另外,建立碳足跡數字化、云端化以及碳減排的智能化管理手段,大量減少跑冒滴漏情況。
據買彥州介紹,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方面,年節約基站耗電超過100億度,在做好5G建設的同時,中國聯通還積極打造5G精品網絡,賦能千行百業。2019年中國聯通啟動5G燈塔行動,聚焦重點行業,選取有代表性、引領性、號召力的頭部企業,開發各行各業典型的行業應用,打造5G的燈塔項目。到目前為止,5G燈塔項目已經超過300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面向未來,中國聯通發布了CUBE-Net3.0網絡架構方案。買彥州指出:“我們認為下一步網絡目標,一是通過云網一體實現深層次的云網融合,二是通過云網一體實現高質量的云網融合,三是通過端到端確定性的云網服務賦能產業數字化。在此基礎上,構建云網大腦,實現全網智能、敏捷和精準的管控與運營。據悉,該方案具有泛在連接、彈性敏捷、體驗確定和智能自治、綠色自檢、云網開放六個特點。
在泛在連接方面,中國聯通認為基于空天地一體全鏈路連接的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同時面向高中低速網絡的萬物互聯,提出了技術演進方案;在彈性敏捷方面,規劃了全頻譜重構的頻譜資源云化技術方案;面向上行產業需求的智享大上行,規劃出了技術的演進方案;在業務體驗確定方面,提出體驗確定、時間確定和空間確定。在智能自治方面,提出了基于區塊鏈的頻譜可信共享的解決方案;在綠色自檢方面,提出設備節能、站點節能和網絡節能三級架構解決方案;在云化開放方面,提出無線云基站演進方案。
在6G技術演進方面,中國聯通也積極布局,并發布中國聯通6G的白皮書,提出了階段性6G愿景,就是智能、融合、綠色、可信,開展6G核心技術攻關,聯合研發智能超表面等通信源頭系統,牽頭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太赫茲、智能超表面、區塊鏈等8個6G領域立項。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還積極參與IMT-2030推進組,并承擔重要職責。產學研聯合創新生態,與紫金山實驗室、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建立高頻通信、區塊鏈聯合創新實驗室。
“十四五”期間,中國聯通以助力全社會實現“碳達峰”為目標,研究制定了“3+5+1+1”行動計劃。在對內方面,圍繞低碳循環發展,建立三大碳管理體系;堅持技術引領,聚焦五大綠色發展方向。推動移動基站低碳運營,建設綠色低碳數據中心,深入推進通信機房DC化重構,加快推進老舊設備退網,全面推進能源管理數字化轉型。在對外方面,持續推進電聯4G/5G共建共享,減少重復建設、降低能耗;并通過數字賦能千行百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助力千行百業實現產業數字化。
“中國聯通戰略是聚焦、創新、合作,”買彥州指出,未來網絡、未來信息化需要產學研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中國聯通愿意與社會各界合作伙伴、各位專家,各個科研機構攜手合作,共同迎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推動進網絡技術發展和數字化應用進程,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早日實現“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目標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