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權為《郵電設計技術》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郵電設計技術》編輯部
摘 要:隨著 5G、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不同業務數據對傳輸時延提出了不同要求,低時延業務需求迅速增長,網絡時延已成為用戶選取數據中心的重要指標。在端到端分析數據包傳輸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影響網絡時延的主要因素及相應的優化措施,并提出數據中心選址的建議。
關鍵詞:數據中心;網絡時延;布局規劃;5G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0.01.011
引言
隨著5G、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數據中心已成為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戰略性基礎設施。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從規模到數量都有大幅增長。到 2017 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體規模達到166 萬架,總體數量達到 1 844 個;規劃在建數據中心規模 107萬架,數量 463個;其中大型以上數據中心為增長主力,在數據中心總體規模占比近 50%,預計未來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基于業務需求、基礎設施、網絡經濟、經濟效益、運維管理等因素,全國數據中心布局逐步趨于合理。數據中心用戶對數據中心的選擇面進一步擴大。用戶選擇數據中心時,不僅要考慮價格成本、建設運維水平、服務商能力等因素,更要考量數據中心的網絡質量是否滿足業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