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2月14日消息(樂思)今日,工信部召開了專場媒體通氣會通報電信大數據服務情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會上表示,疫情發生以來,電信大數據在疫情溯源和監測、分析疫情情況、支撐疫情態勢研判和疫情防控部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是全面性。電信用戶規模大、覆蓋面廣、數據量大,如現有的公眾通信網每日產生的電信數據約數千億條,在春運等節假日期間、人員流動性高的情況下,數據量會更大。
二是動態性。通過電信大數據,可以統計分析全國特別是武漢和湖北等重點地區的人員動態流動情況,分析預測確診、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觸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動態流動情況,支撐疫情防控部署。
三是實時性。可以實時采集、匯總和處理電信相關數據,及時提供各類數據分析結果,為疫情防控提供精細化數據支持。
劉多進一步表示,電信大數據來源于公眾通信網絡中的基礎數據,可以較為準確的統計分析全國各省市以及重點區域人員流動,一般可以分析到區縣級流動和分布情況。通過結合衛生防疫等其他部門數據,可以進一步對確診、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的分布等進行分析研判。
劉多強調,基于電信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全國電信用戶的流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疫情防控和相關工作起到積極的支撐作用。
“比如,對人員返城流動情況、城市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情況,地區物資資源情況進行分析和綜合判斷等。對于疫情發展的趨勢,特別是大家所關注的”拐點“,需要綜合各方面的數據和因素,以及醫療等相關專業分析模型,電信大數據是其中的重要數據來源之一。”
劉多透露,下一步,中國信通院將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提供相關數據和分析結果,幫助相關部門運用電信大數據,結合多方面的信息和因素,對疫情發展趨勢做出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