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散發誘人的芬芳已經有幾個年頭了,但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對虛擬化這個螃蟹還基本是淺嘗輒止。目前吃螃蟹膽子比較大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的數據中心規模中等,是虛擬化的主要客戶。這樣的虛擬化客戶在過去一年內增長很快。虛擬化提高了這些企業的設備運行效率,便于管理,減少了IT運維支出的特性。另一方面,根據第三方的數據統計和測算,如果虛擬化技術達到最好的節能效果,在機房內運維成本和管理成本最大能減少80%。這就是虛擬化在綠色IT中的應用。
精髓在于利用
虛擬化之所以有此功效,還是在于虛擬化能夠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這是虛擬化的精髓所在。它能夠對資源進行切割和整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虛擬化對主機的資源切割粒度甚至能達到“核”級,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虛擬化對資源切割的精巧甚至可以達到手術刀的水平。在資源整合方面,虛擬化能夠沖破廠家的藩籬、突破品牌型號的界限、實現異構平臺的融合。
3G的上馬,除了給消費者帶來各種實用、新穎的業務,同時更是給企業帶來巨大但不可預期的市場。虛擬化技術是企業盈利利器之一。3G發牌后,數據中心的網絡資源管理、計費營賬、經營分析和容災備份支撐需求將進一步提升,面臨新一輪升級與擴建。同時,除全業務產品線的融合外,各類增值業務的開發也將是運營商轉型重要的一環。由于產品不斷增多以及用戶數量的不斷擴張,各類增值業務的運營支撐也將對現有數據中心產生更大壓力。虛擬化技術的應用,將解決這個問題。虛擬化技術將有效地提高服務器的利用率,降低硬件購置的成本,有效地節約數據中心能耗,縮小數據中心占用的空間,提高維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快新應用的部署。
虛擬化,解決運營商采購痼疾的利器
對于系統的升級和擴容,在商務方面運營商面臨非常棘手的問題。很多從事過設備采購的人員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系統準備上線進行第一次采購時,運營商處于商務上優勢地位,各設備供貨商往往會展開一番血腥的價格廝殺,運營商這時可以坐收漁人之利。而一旦系統上線,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系統壓力增加,需要對設備升級、擴容時,則價格的主動權轉到了供貨商手里,運營商優勢地位不再。以某省公司一個BOSS系統為例,原來配置256GB內存的某品牌主機總價為200來萬,后來擴容需要增加內存256G,廠家給出的價格是1GB內存1萬,總共要256萬,僅僅擴充的內存價格竟然高過原先的整個系統!最后省公司高層領導親自出馬,廠家總算動了“惻隱之心”,將價格降到100多萬,但這個價格仍然不可思議。而虛擬化的應用,為運營商解決這個采購痼疾帶來了利器。這里跟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1.使用虛擬化進行遠程容災
由于業務的不斷增長,某省公司的IPOS系統需要建設一個異地容災系統。災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數據復制和應用切換。限于主客觀原因,許多低層次的災備并沒有應用切換,只是數據復制。因此,數據復制是災備的基礎乃至災備的全部。IPOS的容災是較高層次的同步鏡像容災,這種容災如果用傳統的方案實現,需要在生產端的盤陣和容災端的盤陣之間建立同步鏡像關系。當生產端主機對生產端盤陣進行寫操作時,生產端的盤陣同時把得到的數據復制到容災端的盤陣。要求生產端的盤陣和容災端的盤陣必須是同廠家的設備,甚至是同一型號的設備。其實,即使不是做同步鏡像,做異步鏡像或者通過盤陣進行數據復制,都必須要求生產端和容災端的盤陣是同構的。IPOS以前使用的是A廠家的磁盤陣列,因此,如果使用傳統的容災方案,容災中心也必須使用A廠家的盤陣。傳統的容災解決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傳統容災解決方案
當初IPOS上線前,A廠家憑借雄厚財力,半賣半送,如愿使得IOPS系統跑在了自己的盤陣上。當IPOS建立災備中心需要再購買A廠家盤陣時,諳熟這“一般情況”的A廠家開出了天價。但是,虛擬化這一利器的出現,使得情況不再“一般”。該省公司購買了價格低很多的B廠家盤陣,使用StorageFoundation。其實現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主機端虛擬化的容災解決方案
在生產端的主機和容災端的主機安裝StorageFoundation,這樣就在A廠家的盤陣A和B廠家的盤陣B之上建立了虛擬層,在主機看來,這兩個盤陣是同樣的盤陣。StorageFoundation可以同時對生產端的盤陣和容災端的盤陣進行同步寫操作,這樣就實現了兩端數據的同步鏡像。由于B廠家一心要進入IPOS系統,所以開出的價格比A廠家要遠遠優惠。這樣,虛擬化就使得IPOS以低得多的成本建立了容災中心。
2.使用虛擬化進行數據遷移
由于數據的快速增長,某省公司的長途計費和綜合結算系統硬件的數量和體積不斷增加,能耗和重量已經逐漸接近機房的極限,需要進行硬件設備搬遷更換機房。硬件設備搬遷前,需要先進行數據遷移,這是搬遷中最主要最危險的環節。為了保證業務的連續性,數據遷移時不能停機中斷業務,這更增加了數據遷移的危險和難度。解決方案是在需要搬遷進去的新機房部署好盤陣,然后將現在生產系統的數據復制到新機房的盤陣。數據復制完成后,在新機房先啟動應用,然后才能把原機房的應用停掉,最后進行物理設備的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