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漢南通用航空機場,一架架無人機與輕型飛機騰空而起,基于中國移動湖北公司部署的5G-A通感一體基站,通過“通信+感知+算力”多重技術融合,空中無人機、通航飛機等各類低空飛行器用上了一張“連得上、看得見、導得準”的低空智聯網。
(湖北移動加快長江航道5G、5G-A網絡建設,為長江航運提供全方位的感知和通信保障)
作為華中地區重要的通用航空樞紐,無人機起降場、eVTOL測試基地、低空物流樞紐等應用場景在漢南機場依次鋪展。目前,漢南機場已開通武漢至十堰、荊州低空短途客運航線,武漢市民可在“家門口”便捷搭乘“空中的士”,實現省內短途出行。
為進一步筑牢機場空域安全防線,湖北移動在漢南機場周邊選取3個站點7個小區,完成1.4平方公里空域的5G-A通感一體網絡部署。與傳統雷達監測相比,5G-A通感網絡具備“通信+感知”雙重優勢,既能為低空飛行器提供比5G快十倍的高速率通信,保障實時圖傳與指令交互;又能通過智能算法和數據分析區分無人機、鳥類、風箏等不同目標,有效預防飛行沖突,保障機場空域安全與高效運營。
(基于中國移動5G-A通感一體基站,無人機等各類低空飛行器用上了一張“連得上、看得見、導得準”的低空智聯網)
“當前,湖北移動已在武漢市建成開通1526個5G-A基站,完成372個基站智能化改造,率先實現省內17個市州交通樞紐、核心商圈、城市主干道等重點區域5G-A網絡覆蓋。”湖北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漢南機場附近的長江航道,5G-A通感一體網絡技術應用正從空域安全向智慧航運延伸。
(中國移動充分發揮5G-A×AI技術優勢,助推低空經濟乘風“翱翔”)
今年3月,中國移動聯合長江航務管理局建成的全球首個內河航運5G-A通感一體網絡正式開通運行,標志著長江干線以5G寬帶傳輸網絡全覆蓋為核心的“通信鏈”“應用鏈”“創新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初步建成,長江航運正式邁入“全要素互聯”的新階段。
在長江干線湖北段,湖北移動建成了一張覆蓋全面、質量良好的5G網絡,創新應用5G-A通感一體基站大天線、大張角、高精度算法三大關鍵技術,通過部署4.9GHz頻段5G-A通感一體網絡,完成武漢和宜昌20公里示范段網絡連續覆蓋,實現航行船只航向、速度和位置的精準識別。
同時,依托5G-A與AI等前沿技術,“長江新鏈”可支撐構建一個集智能航運、高效物流、精準監管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船舶智能航行方面,基于5G-A通感一體能力,通過整合船舶傳感器數據、氣象水文信息以及AI算法,可為船舶實時規劃最優航行路線,避開各類潛在危險,提高航行安全性與效率;港口作業環節,基于5G-A的高速通信能力,根據船舶到港時間、貨物種類與裝卸需求,AI智能調度系統能合理安排作業流程,有利于提升港口吞吐能力,降低物流成本;航運安全監管領域,利用5G-A傳輸的高清視頻與AI圖像識別技術,可實時監測船舶航行狀態和貨物裝卸過程,便于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并預警各類安全隱患,為長江航運安全暢通保駕護航。
據了解,去年以來,湖北移動持續加快5G-A/6G、AI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在宜昌成立5G-A低空技術創新中心,形成覆蓋低空出行、機場空防、空域監管、低空導航、航道監測等典型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并在長江航道、漢南通航產業園、鄂州花湖機場等地打造全國低空經濟示范的“荊楚樣板”,持續推動低空經濟走進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助力湖北在低空經濟新賽道上乘風“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