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動,黑土生輝。4月的綏濱農場,萬物復蘇,生機勃發。在“龍門福地 魚米綏濱”龍江第一渠第九屆提水節暨“北國寶泉47度”農產品展銷會盛大開幕之際,鶴崗移動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通信保障工作,為這一承載著農耕文化與現代慶典的重要活動保駕護航,也為當地居民暢享數字生活提供了堅實支撐。
以匠心筑牢通信“生命線”
作為黑龍江首個引黑水利灌溉工程,“龍江第一渠”不僅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更是綏濱人民的精神象征。每年4月的開閘提水,標志著北緯47°寒地水稻泡田整地工作全面啟動,寄托著人們對豐收的美好期盼。面對這一重要節點,鶴崗移動早部署、早行動,成立專項保障小組,制定周密方案,確保網絡暢通無阻。
活動前夕,鶴崗移動組織技術骨干對活動現場及周邊區域基站進行全面“體檢”。通過精細勘察與測試,技術人員精準掌握網絡覆蓋情況,并對2處基站15個小區進行參數優化調整。調派移動應急通信車進駐現場,鋪設400米光纜和60米電纜,架起4G網絡“橋梁”,有效提升信號強度與覆蓋范圍,為活動期間可能出現的通信高峰做足準備。
以智慧護航節日盛典
提水節當天,萬畝良田畔人潮涌動,傳統祭祀與現代展銷活動交相輝映。為確保數千名參與者共享流暢通信體驗,鶴崗移動創新采用“現場+后臺”雙保障模式,網絡部優化工程師全天候值守,通過智能監控平臺實時跟蹤網絡運行狀態。當基站容量峰值突破1500人時,技術團隊迅速啟動動態擴容和負荷均衡方案,確保信號質量始終穩定如一。
“活動區域的下載速率始終保持在45Mbps以上,通話零中斷。”現場保障組負責人介紹。在人群密集區,保障人員手持測試設備穿梭巡查,對每個基站、每條線路進行“把脈問診”。他們的身影與金黃的稻茬、歡慶的人群共同構成了一幅科技與傳統交融的生動圖景。
以擔當書寫為民情懷
通信保障不僅關乎活動成敗,更連著萬家燈火�?紤]到節日期間周邊居民區通信需求激增,鶴崗移動同步實施“雙線作戰”:一方面對綏濱農場3隊、4隊等居民區基站進行擴容升級,另一方面加強網絡巡檢頻次。家住農場3隊的張大爺笑著說:“孩子們在外地看直播慶豐收,我這邊視頻通話一點不卡頓。”
這種“活動+民生”的全域保障模式,正是中國移動“人民郵電為人民”初心的生動實踐。鶴崗移動綏濱分公司總經理馮志斌表示:“我們不僅要讓重大活動‘零失聯’,更要讓日常通信‘永遠在線’,這是央企的責任,更是對黑土地的回饋。”
以創新擘畫數字未來
此次保障任務的圓滿完成,是移動網絡實力與服務水平的集中展現。近年來,鶴崗移動持續加大縣域5G建設投入,目前已實現鄉鎮熱點區域全覆蓋,農村光纖入戶率達98%。以提水節為契機,鶴崗移動還聯合當地政府開展“數智惠農”行動,通過“云直播”助力農產品展銷,當天線上觀看人次突破3萬,達成意向訂單150余萬元。
站在新起點上,鶴崗移動將繼續發揮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力軍作用。據悉,今年內將繼續加大5G基站基站建設,推廣智慧農業應用項目,為綏濱農場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注入數智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