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先進制造業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程偉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我們不斷強化5G、大數據等新技術在制造業全環節、全場景、全鏈條的應用,推動能量和信息融合創新,促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數字產業集群融合共生,孕育形成新的數智生產力,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繁榮數字經濟。”程偉說。
事實上,湖南移動不斷進行積極探索,500多個5G示范應用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座座工廠升級為智能工廠,一批批設備練就了“火眼金睛”,實現了“開口說話”。
圖片說明:湖南移動打造的中車株機5G AI面漆質檢機器人正在工作
走進中車株機,可以看到國內首個全流程綠色智能涂裝車間,最惹人注目的是5G AI面漆質檢機器人。“它以每秒120張高清圖片的處理速度高速在線實時檢測,任何劃痕、漆面不平、斑點等工藝瑕疵都無法逃脫‘火眼金睛’。”程偉說,機器人用超清晰的工業相機作為定制化眼睛,高速運行于機車車身及頂部表面,自動檢測各類缺陷,檢測效率比以前提升了50%。
圖片說明:湖南移動與華菱湘鋼聯合打造的智慧工廠天車智能安全管控系統
高溫淬火、揮汗如雨,塵與熱交織在一起,這可能是傳統煉鋼廠給人的印象。但是湖南移動在華菱湘鋼賦能5G+云+AI的技術底座,讓煉鋼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告別傳統的灰塵。目前,在湘鋼已落地了轉鋼自動化、棒材表面質檢、廢鋼定級、皮帶監測、智慧配煤、行車智能調度等20余個場景,降低運營成本2000萬,實現人均噸鋼從2019年的1100噸到2023年1600噸的大跨越,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達數10億元。
圖片說明:湖南移動與三一重工聯合打造的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中心
在三一重工的5G全連接工廠內,湖南移動助力倉儲、物流、制造、運維、能源管理等環節孵化了庫內機器人分揀、物料監管、自動叫料等30余個5G應用場景,關鍵設備聯網率100%,關鍵加工、生產和物流數據自動采集率100%。制造周期由31天降低至12.7天,縮短了59%;存貨周轉率由4.83提升到7.28,提升了51%,進一步推動高端裝備行業突破傳統模式下的技術瓶頸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轉型。
圖片說明:中南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集群——中國移動(湖南株洲)數據中心鳥瞰圖
“我們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全省規模最大的5G和寬帶網絡,服務3萬家企業上云用數。”程偉說,通過不斷優化算力網絡布局,湖南已經具備裝機能力超5萬架,算力總規模突破200PFLOPS,一系列基礎設施的建設,為5G智能化向全方位應用滲透提供底座能力。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要求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研究制定推動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程偉認為,持續運用新技術賦能先進制造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效,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