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結束,回望這一年的通信業,5G牌照正式發放,正式拉開了5G元年的序幕,由此開始了新一輪信息技術競賽。而這一次競賽,中國在技術、標準、產業、應用等各方面領跑世界。
C114小編綜合行業關注度、相關新聞的閱讀量、評論熱度等因素,選出了十大行業之“最”,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過去的這一年,還有哪些大事發生。
1
最受關注:工信部正式發放5G牌照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商用5G的時間表較市場預期提前了半年。
11月1日,三大運營商宣布首批在50個城市開通5G商用,同時正式啟用5G商用套餐,5G商用套餐分為多個檔位,包含的流量從30GB到300GB不等,起步價分別為中國移動128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129元。
1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宣布,全國已開通5G基站12.6萬個。
▍相關新聞:
2
最大高層調整:中國電信董事長楊杰調任中國移動董事長
3月4日,中國電信原董事長楊杰正式調任中國移動,將擔任中國移動董事長一職。當日上午,中國電信給楊杰舉行了歡送儀式。
在外界看來,這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電信業都要進行一輪重大的高層輪換;意料之外的是,這是楊杰首次離開工作了三十余年的中國電信。
▍相關新聞:
3
最順理成章:聯通與電信5G網絡共建共享
今年9月,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根據合作協議,聯通運營公司將與中國電信在全國范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 雙方劃定區域,分區建設,各自負責在劃定區域內的5G網絡建設相關工作,誰建設、誰投資、誰維護、誰承擔網絡運營成本。
電信和聯通5G網絡共建共享采用接入網共享方式,核心網各自建設,5G頻率資源共享。雙方聯合確保5G網絡共建共享區域的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及服務標準統一,保證同等服務水平。雙方各自與第三方的網絡共建共享合作不能不當損害另一方的利益。雙方用戶歸屬不變,品牌和業務運營保持獨立。
▍相關新聞:
中國聯通馬紅兵:共享共建破解5G“錢袋子”難題,3.5GHz有“碾壓性”優勢
電信聯通5G網絡共建共享新進展:2020年Q1啟動向SA的演進升級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已在24省市開通5G共建共享基站 峰值速率可達2.5Gpbs
聯通電信共建共享為5G按下“加速鍵” 每家運營商可節省2000億
4
最理性:三大運營商叫停不限量套餐
三大運營商的“不限量”套餐從一出現就飽受爭議。2017年,三大運營商為了響應提速降費需求以及吸引消費者,紛紛推出了不限量套餐。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被消費者認為是運營商的“套路”,究其原因無外乎改套餐存在流量限速以及流量無法轉移到下月使用等諸多限制。
在被工商局認定為虛假廣告、虛假營銷后,三大運營商被多部門約談。隨后,工信部勒令整改后,無限流量的套餐就此消失,改頭換面之后被稱為 “暢享套餐”。
9月,三大運營商開始下架不限流量套餐,叫停該套餐,是一種理性的回歸。“對于長期穩定健康經營的企業來說,擺脫價格戰,回歸理性,回歸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是正道。”
▍相關新聞:
5
最霸道:美國實施華為禁令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聲明,將華為及其68家關聯企業列入所謂的管制“實體名單”,禁止其在未經美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向美國企業獲得零部件和相關技術。美國指責稱華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雖然華為對此一再否認。
期間美方還一再放出放松管制風聲,稱將向希望與華為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頒發許可,“在那些對國家安全沒有威脅的領域”。
即便如此,禁令對華為的影響不見得多大,但是卻給美國公司帶來了麻煩,不知道能否與這家中國公司合作。有美國科技公司主管及其律師一直在與特朗普政府官員進行閉門會議,并表示將他們最大的客戶之一華為列入黑名單,不利于他們的業務發展。
▍相關新聞:
6
最大福利:攜號轉網正式實施
11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辦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儀式,宣告“攜號轉網”全國服務正式啟動。
11月底,工信部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轉出的用戶數占全部轉出用戶數的比例分別是16.3%、57.6%和26.1%,轉入的占比是49.3%、28.1%和22.6%,中國電信成為攜號轉網的最大受益者。
不過對于這份數據,中國移動給出不同意見:該數據是將每一家運營商的攜出用戶數除以三家運營商總的攜出用戶數得到的百分比,因為中國移動的用戶量相對更大,就全國來看大概占到市場份額的60%多,即便按照57.6%的比例看,也并沒有達到移動的市場份額,中國移動的攜出比例并不高。
另一份統計數據則顯示,11月10日-26日26個省攜號轉網試運營期間,中國移動攜入用戶數36413戶,凈攜入用戶數6248戶,為三家運營商最高;攜出率為0.003%,為三家運營商最低值。
▍相關新聞:
7
最驕傲:5G時代“中國聲音”響徹3GPP
在3GPP RAN第86次全會上,明確了備受業界關注的3GPP 5G第3個版本(Rel-17)的技術演進路線。
值得關注的是,來自中國移動通信產業鏈上的企業表現十分搶眼,牽頭了3GPP RAN R17版本多項重要標準立項。
其中來自中國的運營商廣泛參與和主導了多項重要標準立項,尤其在負責網絡架構與接口的RAN3中新立項都由中國運營商牽頭。
設備商方面,來自中國的華為、中興、大唐等設備商均在RAN1和RAN2廣泛參與。
另外,來自中國通信企業的專家代表也早已在3GPP改選中擔任了多個重要職位。
▍相關新聞:
中國聯通在3GPP牽頭立項2.1GHz頻段50MHz帶寬項目成功
中國電信牽頭3GPP 5G網絡覆蓋增強立項,助推全球5G獨立組網進程
中國電信引領5G超級上行3GPP國際標準制定 預計2020年3月完成
vivo首獲3GPP RAN牽頭立項:5G時代提升終端用戶體驗關鍵
中國運營商話語權提升:中國電信夏旭當選3GPP SA1副主席
華為子公司Futurewei專家陳翔當選3GPP RAN4主席
最果斷:中國電信“斷舍離”:5G終端不允許存在CDMA制式
有網友在C114旗下通信社區“通信人家園”爆料,中國電信要求從2020年起,所有5G終端不允許存在CDMA頻段和制式,同時要求不允許存在VoLTE開關;如果已報CDMA頻段和制式,需要明確去除時間安排,最終入網證和型號核準證不允許出現CDMA頻段和制式。
業內人士指出,如此明確的態度和要求,符合中國電信一貫的行為風格。其實,早在3G時代的尾聲,中國電信就已經有意縮減CDMA網絡投資,轉而全力投入LTE;在4G時代,隨著中國電信在移動市場上的產業號召力與日俱增,全網通、VoLTE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中國電信有底氣徹底的和CDMA說“再見”了。
▍相關新聞:
9
最值得借鑒:上海電信回應作家六六投訴
12月初,作家六六怒懟中國電信一事在互聯網上引發了強勢“圍觀”。針對所謂的“霸王企業”損害用戶利益的說法,上海電信方面對此抽絲剝繭,一一作出了回應。
首先,是否真的是電信強迫消費者購買自己不愿接受的捆綁服務?答案是并非所謂“強制購買”。
其次,免費獲得的手機每月用不完流量真的會扣款?答案是扣的15元是寬帶提速費用,并非手機流量費用。
最后,因為扣費后賬戶余額不足導致的停網問題,上海電信方面也表示已與機主進行了溝通,“若不需要此項服務可以幫助解除寬帶提速包,機主表示需要此業務,清楚規則,并會繼續使用電信服務”。
上海電信基于事實進行客觀查證并迅速做出正面回應的做法,既保障了用戶的正當利益、也堅守了底線,可以說做到了“有理有據有節”,或可為行業借鑒。
▍相關新聞:
10
最意外:董小姐買單員工話費帶火聯通
7月,C114旗下通信社區“通信人家園”中一個“霸氣董小姐!全員加薪后再為員工交話費!”的帖子引起網友熱議。
格力發布紅頭文件:“為滿足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工作通訊需求,經公司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實施全員免費使用工作電話方案”。而此前,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隨著格力的快速發展,企業將與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后續將考慮承擔員工通訊費用”。而拿下格力大單的就是珠海聯通。
“深圳普通用戶”點評道,“其實這個運營商也是很會做生意的,格力企業大,員工也多。它這么資費而且可以開副卡,會把格力員工原有的卡都擠掉。雖然批發價格低,但勝在數量多,而且客戶忠誠度高。和常見的集團套餐一樣的吧,以后估計都會有運營商和某些中大型企業談,一開卡就是幾千張幾萬張的開。如果能談到巨型國企總部,或者富士康這類企業,哇噻,一年的開卡KPI都超額完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