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3月1日專稿(蔣均牧)創新是個永恒的話題。5G巨輪繼兩年多前揚帆起航,已經駛入了廣袤深海,5G-Advanced標準化才啟、6G距離尚遠,無線網絡的下一站在何處?在剛剛開幕的MWC22·巴塞羅那上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作為業界風向標,本屆大會重新回歸線下,各大廠商也得以再次同場競技,紛紛放出憋了許久的大招。其中,華為攜“持續創新,共建5Gigaverse社會”的理念而來,發布并展示了其在無線領域最新的創新成果——引領業界走向5Gigaverse和5Green的新紀元的TDD第三代Massive MIMO產品、FDD超寬帶多天線系列產品,以及代表無線網絡架構級重大突破的IntelligentRAN。
華為無線網絡副總裁甘斌出席MWC22·巴塞羅那國際媒體分析師圓桌
這些產品、方案、架構上的創新,從多天線、超寬帶、智能、綠色和極簡等維度將5G網絡能力及體驗推向了一個新高度,亦再度證明了華為在該領域的領先性,及其幫助運營商不斷突破極限、將數智化帶給全球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Dell'Oro Group最新報告,2021年全球無線接入網(RAN)市場增長超過10%,華為在主流廠商中繼續排名第一。
用戶行為變化+行業數字化深化:呼喚5G網絡能力升級
過去幾年中,移動行業最大的進展無疑便是5G,帶來了消費者體驗的跨代升級和行業使能的破局,疫情的反復亦無法阻擋其商用的腳步。
在網絡覆蓋、用戶規模、終端發展等方面,5G皆已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200多張5G網絡正式商用,開通超過210萬個5G站點,服務超過6.4億的5G聯接,已發布的5G終端也超過了1200款。
另據統計,已有50個國家和地區的99家運營商正在投資獨立組網(SA)架構的5G網絡,并有16個國家和地區的20家運營商已部署或推出5G SA。
隨著5G網絡的大規模鋪開,各種應用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勢。5G達成了10倍于4G的速率提升,并帶來了VR/AR和360度視頻直播等激動人心的新應用;全球已開展超過1萬個5GtoB創新項目,實現了降本、增效、提質、安全,開始形成規模效應。
與此同時,用戶行為的變化和行業數字化走向縱深,也對5G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在消費領域,一方面,消費者更多地使用移動網絡接入互聯網,移動流量以指數級上漲,預計2030年蜂窩網絡將承載一半以上互聯網流量。另一方面,隨著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業務的普及和鄉村數字經濟發展,農村地區移動流量增長超過城市地區。在行業領域,為了滿足更嚴苛的性能要求、更多樣且復雜的場景需求,5G在網絡能力上還需要持續增強,例如進一步提升上行能力,并強化對定位、低能耗等特性的支持。
此外,綠色低碳發展已成全球共識,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真地應對氣候變化;多樣化的業務需求、日趨復雜的網絡環境等因素,亦驅動網絡向“自智(Autonomous Networks)”邁進。
創新產品方案:引領5Gigaverse和5Green新紀元
網絡建設是5G繁榮發展的基石。在運營商網絡建設中,不同市場5G建網模式各有差異——TDD新頻大帶寬建設,需要在提升覆蓋、做大容量的同時降低比特能耗;FDD存量頻譜持續演進需要兼顧4G與5G實現共同受益。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指出,隨著網絡不斷發展,TDD和FDD頻段全網連續覆蓋、相互協同,最終走向多頻一張網,構建一張無處不在的千兆體驗網絡。華為在本屆大會上發布的系列創新解決方案,為運營商提供了最領先的5G網絡能力,引領業界走向5Gigaverse和5Green的新紀元。
TDD大帶寬配合Massive MIMO已是業界共識,華為第三代Massive MIMO產品包含第三代MetaAAU和第三代BladeAAU系列產品,相比第二代Massive MIMO的192天線陣子,第三代Massive MIMO采用384天線陣子,為業界唯一。
第三代MetaAAU,通過ELAA超大規模天線陣列配合AHR Turbo自適應高分辨波束賦形算法,實現了Massive MIMO性能和能效突破創新。該產品在商用測試中相比傳統64T AAU覆蓋提升3dB,用戶體驗提升30%;相比傳統32T AAU,覆蓋增益達6dB,用戶體驗提升60%;同時在覆蓋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基站可配置更低的發射功率,相比傳統AAU實現能耗降低約30%。針對共建共享場景,華為第三代MetaAAU會推出帶寬400MHz、發射功率400W的超寬頻產品,支持C-band 400M以內的所有離散頻段,滿足頻譜離散和共建共享場景的極簡部署需求。針對天面空間受限場景,華為進一步豐富BladeAAU產品組合,第三代BladeAAU全系列產品,單天面集成TDD 64T MMIMO、中頻8T、低頻4T,實現Sub-6GHz全頻段極簡部署,滿足全球各類場景部署需求。
面向存量碎片化的FDD頻譜,同樣可以通過超寬帶、多天線技術實現體驗和能效雙提升,滿足未來網絡演進需求。
華為FDD超寬帶多天線系列產品即是這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業界最輕真寬頻4T4R RRU產品,可同時支持700MHz~900MHz及1.8GHz~2.6G/1.4GHz多頻網絡的極簡部署,通過全頻段、全制式動態功率共享,實現體驗提升30%,功耗降低30%。業界首款高功率超寬頻8T8R,通過1.8GHz和2.1GHz雙頻合一,覆蓋對齊Sub1G頻段,4G網絡容量可提升1.6倍,演進到5G后容量可提升3倍,結合高能效赫茲平臺8T8R原生天線,進一步幫助客戶降低15%的能耗,這也是業界唯一一款綠色天線。業界唯一可規模商用FDD Massive MIMO,針對容量場景,可使4G網絡容量相比4T提升3倍,當升級到5G后容量提升5倍,實現4G與5G雙受益。
針對居民區和城市熱點等場景,華為推出的TDD和FDD雙頻EasyMacro 3.0和BookRRU 3.0系列化極簡方案,支撐運營商按需極簡部署,實現5G快速補盲補熱。針對室內極致體驗需求,業界唯一的分布式M-MIMO,相比4T4R可帶來4倍網絡容量提升和超30%用戶體驗提升,打造5G室內泛在千兆體驗,滿足火車站、商場等室內場景需求。
IntelligentRAN:架構級突破開啟無線智能化之路
在5G高速發展過程中,龐大的業務種類、不同業務在覆蓋/容量/時延等方面的需求差異、小區間干擾帶來的用戶體驗不一致、未來百倍流量增長帶來的能耗增長等,都對運營商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今,構建一張智能化的無線網絡已經成為整個業界的共識,并作為數智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多家運營商納入到核心戰略中。
MWC22·巴塞羅那期間,華為發布了無線網絡新一代架構IntelligentRAN,將智能融入無線網絡業務、體驗、運維和綠色等方面,使能無線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
IntelligentRAN在MBB自動化引擎(MAE)的基礎上,引入移動智能引擎(MIE),通過基站側的實時移動智能引擎(MIE-RT)和網絡側的非實時智能引擎(MIE-NRT),結合兩者在數據、建模和決策方面的協同,共同實現無線網絡全流程智能化。
“IntelligentRAN以業務零等待、體驗零波動、網絡零故障、體驗和能效雙優為目標,逐步實現業務智營、網絡智優、運維智簡的自智網絡,支撐運營商在5G時代的新空間、新業態的持續拓展。”甘斌闡述道。
在特性上,首先,IntelligentRAN將實現基站的空口智能化,通過智能柵格、調度字典、信道圖譜等關鍵技術實現空口資源智能配置,達到體驗與容量最優,即“智優體驗”。其次,IntelligentRAN將基于業務預測,從網絡側進行非實時的頻段、通道選擇等,從站點側進行實時的符號調度和發射功率配置,在體驗最優的基礎上達到全網大幅節能,即“智能綠色”。第三,IntelligentRAN可以實現智能SLA站點規劃,僅通過參數動態配置來滿足新業務,并在未來通過調整動態參數模型保障體驗一致性,即“敏捷業務”。
第四,在網絡的運維中,IntelligentRAN通過故障特征自學習等實現故障的精準識別和根因分析,變被動響應為主動維護,向“零故障”的無線網絡邁進,即“智能運維”。最后,智能最小化路測(MDT)與M-MIMO結合構筑立體的高精度網絡性能地圖,更精確的指導網絡規劃、優化、VIP用戶保障等,即“智能MDT”。此外,IntelligentRAN未來還會通過智能協同功率控制,在多頻性能最優條件下,大幅降低電磁輻射強度,滿足部分國家的功率限制。
華為在無線特別是5G領域的領先已經成為公論,這種領先正是建立在其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堅持不懈的創新上。甘斌曾在接受C114采訪時談及過華為無線持續創新的三大DNA——以“洞見”找準產業方向、以“開放”明確創新重點、以“聚焦”確保產品領先,這次的重磅發布無疑對此作出了完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