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付一定的費用,享用著一年到頭不變的網速,用戶們已經習以為常。運營商也習慣了這種寬帶商業模式,收益來自于用戶每月固定帶寬包月費用。
但是隨著寬帶普及率的提升和寬帶應用的豐富,用戶和運營商逐漸感到這種模式有些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用戶覺得,在看高清視頻或者下載游戲時,家中的帶寬捉襟見肘,但是加錢買更大的帶寬,自己很多時候是不需要的,為一時之需而花更多的錢,似乎沒有必要。運營商碰到的問題是,隨著人口紅利的衰減、新增用戶數變緩、資費的下降,傳統商業模式對未來的發展助力越來越小。
在這種情形下,寬帶“智慧經營”模式開始在國內出現,滿足用戶的動態需求,也為運營商寬帶經營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動態提速
日前,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和華為公司聯合建立“寬帶中國創新研究中心”,這一中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業務和技術創新,促進寬帶網絡與互聯網業務之間的協同,探索靈活的帶寬調度和付費機制。
福建電信已經基于此設想打造出“樣板”,與迅雷合作為用戶提供光速下載能力,用戶在使用迅雷下載業務的時候,可以瞬間將下載速率提升十倍以上。“比如用戶家中是電信的4M寬帶,現在通過購買迅雷的加速包,在瀏覽迅雷時網速就能提升到30M。”迅雷方面的人士稱。
這是運營商“寬帶智慧經營”的一種嘗試。其實不僅在福建,中國電信在其他省市也在進行嘗試。記者從迅雷方面了解到,目前他們已在廣東、福建、江蘇等省與當地電信公司合作,開通了“天翼光速會員加速”套餐,不同地區套餐內容有所不同,加速流量包基本上分為20元和30元兩種。根據不同的迅雷會員等級,加速包內容不盡相同,同樣是20元和30元月租費,VIP一級用戶享用的流量為20G和100G,而VIP七級用戶享用的是250G和800G。
迅雷透露,“天翼光速會員加速”與迅雷原有的10元、15元會員提速套餐并立推行。不同的是,“天翼”加速包的支付方式是走寬帶支付渠道。
三方各取所取 新模式有望推廣
對于這種新模式,已經有數十家OTT廠商表示出濃厚興趣。
“動態加速在技術上完全沒有問題。其實之前我們就已經這樣做,不過僅針對IPTV業務時,如果用戶家中的寬帶是10M,那么使用IPTV業務時會提到20M,依此類推。”某省電信公司負責寬帶業務的人士表示。
這家運營商也在考慮搭建相應的平臺提供加速服務,初期可能是針對校園市場。當學生通過有線寬帶(也可以是無線Wi-Fi)連接使用與電信簽約的企業提供的視頻、游戲業務時,獲得更快的速度。
對于運營商來說,這樣做的好處,是推動寬帶業務從前向經營(用戶向運營商支付套餐使用費)轉向后向經營(包括定向產品等多種模式,向用戶推出可定制化服務),從后向經營中謀得收益,在目前的形勢下,這顯得越來越重要。一方面,因為價格戰原因,寬帶資費水平逐漸走低,隨著工信部放開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走低趨勢會更明顯。另一方面,基礎電信企業的寬帶用戶增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2013年基礎運營商的寬帶用戶比2012年減少了612萬。
而和運營商合作的這些互聯網企業,則能借助運營商寬帶業務的套餐捆綁,一方面解決了用戶帶寬不足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實現了收費用戶的規模增長。
“當然,這種動態提速的做法不可能全部放開,否則對網絡的壓力太大,主要可能選擇視頻、游戲這些互聯網企業合作。”上述運營商人士說道。
對于用戶而言,基礎帶寬包月費用之外的付出可以得到直觀的業務品質、體驗提升。
鏈接
“定制寬帶”在國外已流行
新加坡:定制“寬帶網速”爭奪游戲用戶
游戲、視頻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最消耗流量的互聯網產品。在新加坡,規模相對較小的寬帶運營商 Starhub(新加坡全集成信息通信公司)在很早之前就依托其“游戲產品”提出了“定向流量”的策略。在新加坡民眾看來,Starhub網速不是最快的,但它的在線游戲服務卻是不能錯過的。Starhub與Asiasoft、Garena兩家游戲開發商合作,推出十余款在線大型情景類社區游戲,并借此推出了游戲定制服務區,用戶協議中,Starhub承諾專區用戶在游戲時間,網速不低于150M,在高峰期,也保證不低于20M,保證用戶玩得盡興。在競爭激烈的新加坡寬帶市場中,Starhub占得一席之地。
美國:大型互聯網公司按需購買高網速
美國在幾年前,就出現了“誰該為高昂的寬帶費用埋單”的爭論。事實上,為了在日益擁擠的互聯網上加快數據傳輸速度,包括谷歌、微軟、Facebook在內的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在向寬帶提供商支付費用,以換取更快、更流暢接入通道。美國運營商康卡斯特公司一年收取這類費用約為2500萬至3000萬美元,而時代華納有線的高管透露,該公司的這項收入約為數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