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寬帶國家戰略下發兩個月后,這個發端于中國電信在2011年2月啟動的“寬帶中國·光網城市”的戰略,仍然只有輪廓沒有具體實施細則,如何促其落地實現長遠發展成為各方關注焦點。對此,本報記者特邀“中國光纖之父”、中國工程院趙梓森院士,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童國華,以及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呂新杰等三位業內專家給予解讀。
趙梓森:寬帶戰略須政策投資扶持,光纖是根本
作為81歲高齡的老專家,趙梓森院士對于光纖寬帶傾入畢生心血,也密切關注著光纖寬帶發展,他表示,目前光纖寬帶上海發展得最好,“全國的光纖到戶用戶數,上海超過1/4,這里面最重要的是上海政府的足夠重視,以及通過與運營商的合作共同推進光纖到戶工程,我們希望借鑒上海的經驗來推動全國的寬帶建設。”
截至今年8月,上海光纖到戶實裝310萬戶,可實現的帶寬為20M,單M資費為9.1元。“武漢光纖通信也向上海學習了很多,今年做到了帶寬20M為180元/月,包括3部手機、固定電話和電視費構成的套餐為399元/月。當然,資費能夠再降低是更好的。”趙梓森說。
趙梓森院士呼吁,光纖寬帶發展從地方層面需政企合作,從國家層面看,更需要這種模式,“只有政府給予政策及資金支持,才能促進寬帶更好發展,寬帶說到底與政府重視程度,以及老百姓要不要用,能不能用有很大關系。” 趙梓森認為,從國家層面推動逐步降低相關費用,讓老百姓用得起至關重要,對運營商而言則應重視通過應用帶動發展,如推動高清電視HDTV及IPTV寬帶發展是不錯的選擇,建議運營商IPTV在業務模式上學習蘋果公司帶動用戶消費。
對于寬帶國家戰略中如何處理移動寬帶和固網寬帶之間的發展問題,趙梓森表示,以4G技術為代表的移動寬帶技術,雖然理論速率也能達到100Mbps甚至更高,且具有使用方便等優點,但由于移動寬帶頻率有限,無法滿足網民無限增長的帶寬使用需求,而光纖寬帶傳輸速度可達到每秒鐘千兆以上,可承載大流量應用,是帶動信息化發展應用的關鍵,也是寬帶國家戰略的根本。
童國華:寬帶戰略政府應承擔更多職責,可設專項基金
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童國華談到寬帶國家戰略時表示,現在不僅是美國、日本、韓國在寬帶建設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也都在加快寬帶網絡建設。在新一輪發展中,我國不能再落后于周邊其他國家。
童國華認為,雖然目前國家寬帶戰略已出臺,但現實問題是寬帶建設需成本投入,由于寬帶網絡建設具有耗費成本大、周期長、收益小等特點,單靠企業自主發展顯然不能適應國家寬帶建設需要。“一方面,運營商作為企業資金畢竟有限;另一方面,作為上市公司需考慮公司整體業績,對股東股民承擔一定的責任,顯然企業的困境十分明顯。”他認為,運營商作為國企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多的應是如何通過服務及信息化應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過多的關注寬帶投資建設,除對企業自身發展不利,也會壓縮產業鏈下游設備商發展空間。
因此,童國華認為,通過國家層面投資拉動寬帶發展才是最適合的模式。在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是國家寬帶基金模式,通過國家支持模式推動寬帶戰略發展。童國華建議,我國政府部門切實承擔起國家寬帶戰略推動者和買單人的角色,采用建立寬帶普及專項基金、針對國家寬帶戰略相關重點項目給予專項撥款、稅收返還補貼、加大初始階段投入等方式給予支持,引導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加快寬帶骨干網和光纖接入網的建設與推廣,推動網絡新技術的規模應用。
呂新杰:寬帶是公共基礎設施,需國家層面的資金投入
作為多年研究寬帶的專家,呂新杰認為,《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寬帶國家戰略”)把寬帶網定位于新時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是我國第一次將寬帶中國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具有多重意義。
首先,寬帶國家戰略解決了對寬帶的認識和定位問題,明確了寬帶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定位,意味著寬帶將突破產業或行業范疇,成為國家的戰略性資源,也意味著寬帶將和普通大眾密切相關,需適度超前發展和超前部署。這些舉措一旦落實無疑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國寬帶“低速高價”的現狀,提升消費者對寬帶的滿意度。
其次,寬帶國家戰略的出臺將對我國社會經濟產生極大作用。一方面,對我國寬帶產業鏈發展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彌補高端器件、關鍵芯片、基礎軟件等上游環節的短板;改變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的寬帶發展環境,形成企業新的收入增長點;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創新,如提供高清視頻等。從更廣泛的視角看,寬帶國家戰略將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助于提升傳統產業信息化程度,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高其他行業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效率,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開拓市場空間;推動基于寬帶網絡的新興經濟迅速勃興,成為國民經濟新增點;推動基于寬帶基礎設施的網絡文化、遠程教育等社會信息化以及電子政務等的發展,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最后,從寬帶中國戰略和信息消費的關系看,寬帶國家戰略今年8月1號國務院正式批準,是國發〔2013〕31號文;而《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是今年8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是國發〔2013〕32號文,寬帶國家戰略在《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之前被批準且批準的間隔時間如此之短,說明發展寬帶網絡對促進信息消費的重要意義;也凸顯發展寬帶網絡是促進信息消費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只有不斷完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寬帶網絡升級改造,提高城鄉寬帶網絡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才能不斷豐富信息消費的形式和內容、提升信息消費質量、降低信息消費價格,更好地拉動信息消費。
由此,呂新杰認為,寬帶發展國家基金支持至關重要,“寬帶國家戰略把寬帶網定位于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寬帶像水、電、煤氣等一樣,每個人都有權享有。對于農村地區和低收入群體的網絡覆蓋和寬帶服務,僅靠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和市場行為很難滿足需求,從全球范圍看,國際電信聯盟早已把寬帶納入‘普遍服務’,很多國家也都設有‘普遍服務基金’為農村地區或低收入群體提供資助。”呂新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