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媒介和媒體(尤其是視頻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媒體理論更新的滯后”開始成為傳統電視、IPTV、OTT TV、移動視頻的發展桎梏。
傳統電視的困惑
傳統的電視理論以整個家庭觀賞為構建基礎,一切與審美、思想、創作、數據有關的考量,均以家庭為傳播環境,以家庭適用性為邊界,以4 ~80 歲為觀眾的年齡范圍,并且主要為“三低一高”人群(收入低、教育低、社會階層低、年齡高)服務,以此指導實踐。加之我國傳統電視特有的宣傳屬性,內容宣教屬于基因性存在,收視率則引導宣教水平向“三低一高”人群看齊。
雖然傳統電視臺最早注意到三網融合可能帶來的影響,各大電視臺都建立了自己的專門網站甚至網絡廣播電視臺,許多電視節目從開始就與各種新的媒體方式互動,也曾取得過不錯的效果,但由于自身隊伍素質和成本的限制,在實踐中很難真正做到位。更不用說電視人由于政治地位高產生心理上的優越感,始終把真正引領新的媒體時代的新媒體當作電視的下游對待。目前,少數具有壟斷地位的大臺與強臺,依仗廣告收入水平和享受的政治待遇,尚足以傲視新的視頻媒體。然而這種狀態下的傳統電視,每與其他新型媒體接軌,便會盡顯窘態。各種冠以網絡廣播電視之名的電視內容,真正的網絡用戶覺得過時,而非網絡用戶則看不懂也不愛看。許多電視機構在自家網站上傳播的內容也是同樣,網絡用戶不愛看,非網絡用戶又不會去看。
對如何圍繞電視內容運用新的媒體手段,如何直接運用新的媒體手段開辟新市場,傳統電視人基本上還沒有想清楚,也沒有成熟的理論指導。凡此種種,阻礙了傳統電視在新的媒體時代的健康發展。至少現在人們看到,大型綜合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在總體廣告收入上超過電視巨擎的情形,已經指日可待。
傳統電視媒體就像一個極度膨脹、行動不便的巨人,眼看新興媒體不斷從自己身上奪走財富,卻鮮有大的作為,所采取的應對之策,則是使自己的軀體更加膨脹,行動更加不便。
電信IPTV的困惑
(筆者注:之所以說成“電信IPTV”而不說成“IPTV”,是因為從技術角度,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也可以做IPTV。所以用“電信IPTV”以示強調和區別)
電信IPTV的狀態同樣也不樂觀。盡管電信技術的進步帶來類似手機媒體與網絡視頻這些引領潮流的新媒體,但精于視/音頻內容設計、制作的人才基本不在電信,電信業的長處在技術與硬件,不在內容,建設專屬自己的內容隊伍尚須相當時日。此外,電信IPTV還受到政府政策控制和傳統管理體制的制約。因此,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時代,電信IPTV出現了雙眼瞅著巨大的內容市場,想分一杯羹卻又無可奈何的情況,無力進行產品開發,急需外部理論與實踐的支持�?梢灶A想,隨著國內大視頻時代的到來與迅猛發展,我國傳統媒體管理體制勢必也將發生極大的改變。
OTT TV的困惑
傳統電視媒體理論中反映單向傳播理念的許多術語,如受眾、觀眾、聽眾等,已經明顯落后于時代,成為媒體進步的桎梏。信息消費者終于獲得獨立的人格與市場主導地位,信息的買方市場正在形成。以用戶、訂戶、信息消費者身份出現的OTT TV用戶,在看似無際的視頻信息“海洋”中自由倘佯。OTT TV帶來的體驗,使傳統電視相形見絀。
OTT TV是技術革命的直接產物,它在沒有任何現成媒體理論指導的情況下進入媒體市場,領先于媒體理論。因此,OTT TV運營商在初期幾乎經歷了與傳統電視在其初期一樣的探索過程,不斷照搬各種傳統媒體的形態、功能與內容,甚至直接以傳統媒體的術語為自己定位。
OTT TV因其技術性出身,運營管理團隊多為技術性人才。OTT TV間的高度競爭,又使其無暇研究屬于自己的媒體理論。目前看到的成功OTT TV營銷,許多來自于對海外成功模式的拷貝改造,以及碰巧撞上運氣。為解決理論底蘊不足,實踐經驗欠豐的問題,OTT TV開始向傳統媒體伸出雙手,大量吸引傳統媒體人才加盟。但一些曾頗有成就的傳統媒體人,由于缺乏對大視頻時代媒體特性變化的透徹認知,往往在照搬原有傳統理論,其實踐不過是把傳統電影、傳統電視的一套做法搬到了OTT TV之中。其結果必然是不能很好地迎合OTT TV的發展需求,還會造成巨大的資金浪費。
移動視頻的困惑
移動視頻將成為“后起之秀”。
(注:2013年11月12日,全球移動用戶總數達到了約66億,至2018年年底,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91億,如圖1。
圖1
而移動用戶數的增多直接導致了移動終端的快速暴增:使用大尺寸屏幕(如移動PC、移動路由器和平板電腦等)的移動用戶數不斷增加,預計相關用戶數將從2012年的3億增加到2018年的約8.5億,超過固定寬帶用戶的數量。截至2012年年底,智能手機用戶數達到了12億,預計到2018年將增加到45億。目前,大多數移動用戶都采用的是僅具備基本功能的手機,這預示著智能手機的巨大潛在市場。如圖2所示。
圖2
移動終端的快速暴增導致了移動數據流量的暴增,而其中的主要流量為視頻:2013年,全球每個月的移動數據流量為852拍字節,2017年的這一數值預計將達到7363拍字節,而其中,移動視頻的流量將占到66.5%(得益于3G、4G、Wi-Fi的廣泛部署。如圖3)——2012~2017年視頻流量的年復合增長率為75%(如圖4)!
圖3
圖4
以3G/4G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擁有傳統電視媒體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隨時靈活接入、付費意識、精準的用戶資料、海量的微小客戶、低廉的服務收費、便捷的客戶獎懲機制等)。
如何在語音、數據、游戲等之外,尋找完全適合于移動智能終端的獨特視頻產品類型,是移動視頻面臨的挑戰——唯有不簡單重復傳統媒體、IPTV、OTT TV的道路,走出自己的道路。
視聽行業已由產業鏈的競爭逐步轉化為生態系統的競爭,此時,視聽產業商業模式的成熟就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相互合作,共同打造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如何破局以使得整個OTT TV行業跨過此檻從而迎來新的發展圖景?這就需要探索國內OTT TV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尤其是在當前大力提倡信息消費的大背景之下。
在上述背景下,“2013亞太OTT TV峰會”組委會將特別組織全球OTT TV行業內一直進行上述相關探索與實踐并取得階段性成就的知名/頂級廣播商、視頻網站、服務提供商、內容/服務/應用集成平臺、互聯網電視牌照商、渠道商、芯片商、電信運營商、有線電視運營商、安全方案提供商等介紹運營實踐經驗及下一步發展戰略,希望能給與會的企業/機構提供及時、全面、深入的交流平臺與機會,并探討后續進一步交流與合作事宜。本次峰會也希望能對整個行業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及策略有所梳理、為國內急于尋找突破口的相關企業提供智囊支持!共同探討如何打造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新媒體視聽產業信息消費的新業態、新業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