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遼寧公司(以下簡稱“遼寧移動”)攜手華為率先打造規模應用、場景最全的智能追焦網絡,成功打通無線網絡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建成具備無線網絡智能化全要素的示范網。這標志著在中國移動無線AI智能化升級的指引下,遼寧移動再一次走在了創新的最前沿。
圖:部署在遼寧無線網絡智能化示范區的智能追焦單元
無線網絡智能化要求無線基站系統具備實時、自動、智能地感知網絡狀態的能力,并據此動態調整與優化。作為實現無線網絡智能化的關鍵環節,智能追焦單元(Beam Tracking Unit,以下簡稱“BTU”)成功解決了傳統基站天線“啞”設備的屬性,再結合智能無線網絡管理系統的新增功能,傳統基站可升級成為E2E智能追焦系統,使無線網絡智能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具備了落地可行性。
拓撲可視,工參感知零誤差
精準的資管信息是無線網絡智能化的基礎。傳統方式維護和更新資管數據面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等問題。智能追焦系統借助BTU內置高靈敏度AISU(Antenna Information Sensor Unit)模塊,實現了工參數據的高精度自動化測量。經過示范區大量數據驗證,BTU測量的經緯度平均精度達到0.5米,相較資管工參數據30米精度高出一個量級。
與此同時,智能追焦系統徹底重構了傳統運維作業模式。工參勘測無需工程師攜帶專業測量工具登塔,拓撲數據梳理也不再依賴人工逐條梳理。智能追焦系統基于BTU的拓撲實時可視能力,可實現分鐘級拓撲掃描與一鍵導出。示范區驗證表明,BTU拓撲掃描的數據完整性和準確性均達到100%,實現快、準、全的運維體驗,為無線網絡智能化構建高精度信息底座。
潮汐智動,波束調優零等待
實時的“感知-分析-決策-執行”能力是無線網絡智能化的核心特征。智能追焦系統基于KL散度算法實時識別用戶時空分布和變化,在線實時評估潮汐流量特征;再通過多目標聯合尋優算法,自動生成最優調優方案。通過BTU的多維波束實時可調能力,實現了遠程、實時、動態RF調優,相較于傳統人工RF調節,BTU遠程調節將維優效率提升30倍以上。
“波隨人動,網隨業動”的網絡體驗在示范區得到顯著體現。驗證結果表明,通過BTU潮汐識別和自動動態調整能力,可有效解決話務密集區域擁塞問題, 4/5G用戶體驗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周邊區域4/5G在體驗類、接入類和切換類等20+關鍵KPI指標均保持穩定。BTU在顯著提升網絡容量的同時,保障用戶優質體驗。
釋放智能運維價值,擘畫數字未來
遼寧移動智能追焦單元的成功部署,補齊了無線網絡智能化的最后一塊拼圖,實現了網絡精細化運營,遼寧移動將在典型場景推廣應用,保障用戶隨時隨地最優體驗。
遼寧移動致力于打造技術領先、體驗最優、效能卓越的智能化無線網絡。此次與華為攜手,成功打造無線網絡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區,標志著無線網絡智能化運營邁入全新階段。在中國移動集團向L4級自智網絡升級的目標指引下,遼寧移動將持續推進無線網絡智能化做深、做厚、做強,向L4級自智網絡升級轉型,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遼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