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第五屆中國(北京)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虛實共生:AIGC重塑視聽產業發展主題研討”在北京舉辦。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苗勃、北京市廣電局副局長級領導孟銳出席活動并致辭,國家廣電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副司長李曉文參加。
主題研討在中廣電設計院融合公司總工程師歐陽玥的主持下拉開帷幕,本次活動作為2025“智領未來”北京人工智能系列品牌活動之一,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對視聽產業的重塑與創新,吸引了來自主管部門以及業界、學界的眾多代表參與,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的媒體融合發展新路徑。
苗勃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已進入快速迭代突破和深化產業應用落地的關鍵階段,正深刻影響著廣電視聽的生產與服務方式,機遇與挑戰并存。要以更高站位、更深層次、更大格局、更寬視野謀劃和推進人工智能在廣電視聽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孟銳表示,要不斷強化廣電視聽行業豐富應用場景的牽引作用,以高質量視聽服務帶動產業升級,促進內容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助力人工智能釋放更大的技術價值和智慧動能,為推動AIGC重塑視聽產業發展新格局貢獻首都廣電力量。
在演講環節,中國傳媒大學數據科學與智能媒體學院院長葉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傳媒新質生產力”為題,深入剖析AIGC在內容創作、賦能文旅等方面的創新應用。湖南廣播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榮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傳媒領域的應用與挑戰”,分享了5G智慧電臺實踐案例。中國移動咪咕公司技術管理部總經理李琳講述在AI視聽內容生產方面的持續探索。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CTO甄亞楠解讀算力助力AIGC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京西智谷副總經理姚繼明闡釋人工智能與計算視聽技術驅動區域經濟升級的實踐。華數傳媒新媒體中心副總監樓珊珊展示了“AI+場景探索”的創新應用。北京生數科技商業化副總裁王川介紹了視頻大模型“Vidu”在動漫領域的突破。抖音集團視覺算法負責人杜康分享了AI技術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精準響應。科大訊飛研究院副院長王松松系統梳理了AI大模型的最新進展。北京印刷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亮探討了AIGC與出版業的融合路徑。中廣聯合會智媒委副會長付玉輝呼吁加強合作交流,共同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新挑戰。
研討期間,發布了“2024年媒體融合創新技術與服務應用遴選推廣計劃”成果,60個項目集中亮相,覆蓋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數字人、智能審校等場景與業態,其中人工智能應用占比超80%。媒體融合創新技術與服務應用遴選推廣計劃由北京市廣電局于2020年發起,連續五年面向全國征集視聽融合領域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累計征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等項目近600個,吸引全國300余家機構參與,扶持落地項目39個,覆蓋20家市區兩級媒體單位,并向津、冀兩地推廣使用,為行業提供了可復用的標桿案例與技術指南。
本次研討的成功舉辦,不僅為AIGC技術的應用與治理提供了多維視角,更彰顯了人工智能在重塑視聽產業生態中的核心價值。與會者紛紛表示,未來需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技術、政策與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共同開啟虛實共生的視聽產業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