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8日,一則科技行業重磅消息迅速引發全球關注:蘋果公司計劃在 Safari 瀏覽器中加入人工智能搜索功能。這一看似簡單的舉動,卻在資本市場掀起驚濤駭浪,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股價在美國時間周三收盤時暴跌 7.3%,市值一夜之間蒸發約 1500 億美元。
分析認為,這背后是蘋果與谷歌在搜索領域多年微妙關系的一次重大轉折,更預示著整個搜索行業格局即將面臨重塑。
蘋果一個舉動引發軒然大波
這一消息的源頭,來自蘋果高管埃迪 庫伊(Eddy Cue)在針對谷歌搜索壟斷的反壟斷案庭審中的證詞。他透露,由于用戶對人工智能搜索的青睞度日益上升,上月 Safari 瀏覽器的搜索量首次出現下滑。這一數據變化,讓蘋果意識到必須對 Safari 進行變革。
庫伊表示,蘋果 “正積極考慮” 改造 Safari,甚至還提到未來會將 OpenAI、Perplexity AI 等 AI 搜索提供商納入系統,作為搜索選項。這意味著,長期以來作為 Safari 默認搜索引擎的谷歌,很可能失去這一關鍵陣地。
目前,谷歌作為 Safari 的默認搜索引擎,每年要向蘋果支付約 200 億美元。這筆錢相當于谷歌通過 Safari 瀏覽器獲得搜索廣告收入的 36%,對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貢獻高達 15% - 20%。但在行業變革面前,利益也難以阻擋蘋果前進的步伐。
咨詢公司 D.A. Davidson 分析師吉爾 盧里亞(Gil Luria)指出,一旦谷歌失去在蘋果的獨家地位,對其影響將極為嚴重。因為谷歌憑借近 90% 的市場份額,讓眾多廣告主把所有搜索廣告預算都投給它。但如果有其他可行的搜索替代方案,廣告主很可能會轉移大部分廣告預算。
當然,谷歌并非沒有應對舉措。自 2022 年底 ChatGPT 爆火,引發全球 AI 熱潮后,谷歌就投入大量資金發展人工智能。它利用自身龐大的數據儲備,在今年早些時候于搜索頁面推出 “人工智能模式”,還在 100 多個國家上線 “AI 概覽” 功能,試圖在搜索結果摘要中嵌入廣告,推動搜索廣告收入增長。
盡管該功能初期漏洞不斷,甚至出現 “建議用戶食用石頭” 這樣荒誕的情況,但谷歌首席執行官桑德爾 皮查伊(Sundar Pichai)仍表示,該功能進展順利,每月用戶超過 15 億。皮查伊還在上月的反壟斷庭審中透露,希望在今年年中與蘋果達成協議,將 Gemini AI 技術整合到新款手機中。
然而,這些努力在蘋果的新動作面前,似乎都顯得有些無力。
AI攪動搜索領域一池春水
ChatGPT 等生成式搜索平臺的崛起,讓搜索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ChatGPT 報告顯示,其 4 月每周處理的網頁搜索量超過 10 億次,截至今年 2 月,周活躍用戶數已超 4 億。這些數據表明,對話式人工智能和聊天機器人正逐漸改變用戶的搜索習慣。
市場研究公司 eMarketer 廣告、媒體與技術首席分析師約里 沃姆斯(Yory Wurmser)認為,蘋果的計劃充分證明了 ChatGPT 和 Perplexity 等生成式搜索平臺已取得顯著發展。
在過去,谷歌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用戶基礎,在搜索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它不僅擁有全球 90% 的市場份額,“谷歌一下” 更是成為人們日常搜索行為的代名詞,融入了大眾文化。而且,谷歌搜索業務的利潤極高,除了信息查詢類搜索,網站導航、商業搜索和交易類查詢等搜索類型帶來的廣告價值巨大,這是谷歌的 “搖錢樹”。
但不可忽視的是,谷歌的主導地位也部分源于一些反競爭行為,比如在搜索結果中優先展示自家服務,以及支付巨額費用維持在蘋果產品中的默認搜索地位,這也是美國司法部對其提起反壟斷訴訟的原因。
隨著蘋果計劃在 Safari 中加入 AI 搜索功能,谷歌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雖然谷歌在搜索領域根基深厚,AI 聊天機器人目前也難以完全取代傳統搜索,但像 OpenAI、Perplexity 等公司已經開始涉足電商領域,提供帶有購買鏈接的商品推薦服務,這無疑在侵蝕谷歌的潛在市場。
與此同時,谷歌搜索體驗也在惡化,比如如廣告泛濫、贊助鏈接過多、SEO 垃圾內容充斥,也讓用戶對其越來越不滿,轉而投向 AI 工具的懷抱。
總體來看,蘋果與谷歌在搜索領域的 “分道揚鑣”,對谷歌而言是巨大的危機,但對整個行業和用戶來說,卻充滿希望。這一變化有望打破谷歌的壟斷局面,催生更具活力和創新性的市場環境。